齊剛毅回到他最熟悉的書房裡,他拿起桌上的電話。

鈴聲響了幾聲,電話已經接通。

對面的王宮太監詢問打電話的人和事物,他們立刻通知越王和晉王。

齊剛毅只等了數分鐘,對面響起越王白元貴和晉王李鳳鳴的聲音。

三人參與的電話會議,正式開始。

越王白元貴直接詢問道:“我們越國瞭解到四國聯盟動向不太正常。

看其準備,他們將會在近期發動戰爭。

吳國必將會首當其衝,做好戰爭準備了嗎?”

齊剛毅自信的回道:“如果已經做好應對戰爭的準備。

我們不懼怕敵人的戰爭恐嚇。

但希望能得到盟友的幫助。”

越王白元貴好似早就知道吳國會提出什麼樣的要求。

他都沒有進行思考,直接說道:“越國可以提供三萬人作為先遣隊,應對唐國方向的敵人,緩解吳國的壓力。

但戰場聯軍的指揮權,要拿出一個章程來。

四國聯盟已經聯合起來,我們依舊各自為戰,這就不太好。”

晉王李鳳鳴無奈的說道:“我們晉國距離歐洲較遠,暫時幫不上忙。

戰爭爆發之後,晉國會牽制閩國。

同時為盟友提供更多的物資。”

齊剛毅聽完兩位盟友的話,他們都已經意識到,四國聯盟的動作不同尋常。

兩國都做好了戰爭的準備。

這兩個盟友,那是吳國費盡口舌才能拉攏。

他們做到什麼程度?

齊剛毅心中早就已經有數。

越國一直把自己當成歐洲國家,重心已經轉移到非洲,依然有著重返歐洲的心。

晉國是純粹的非洲國家,他參與吳國組建的同盟,只是因為與閩國有著領土衝突。

晉國害怕四國聯盟取得優勢之後,支援閩國吞併晉國。

齊剛毅對於盟友,沒有太大的期待。

盟友只要能夠在任何一個領域幫助吳國,他就是一個合格的盟友。

他對於軍事同盟的指揮權,一直很關注,也知道這件事情拖不下去。

齊剛毅贊同道:“白老弟提出的問題很關鍵,為了應對未來的危機。

我們這些盟友,有可能會組成聯軍,指揮權必須要在戰前分配好,這件事情不能有任何模糊之處。

我在這裡建議,聯軍的指揮,不必採取任命一個統帥,由他全權負責戰事。

而是採取參謀聯席會議,聯軍的任何軍事行動,每個國家都有發言權。

針對不同的軍事行動,參謀聯席會議的成員,由我們各方共同指定。”

越王白元貴聽到齊剛毅這樣說,他大聲稱讚道:“這種方法很好,適合現在的情況。

任何一方都有知情權,同時能參與到作戰計劃的制定中。”

越王白元貴知道客軍作戰的風險,最大的風險就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