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拍攝記錄片(第1/5頁)
章節報錯
4355年(公元1658年),十月十六日。
唐國長安,京城電影製片廠製片主任秦瑤拿著上級領導發來的電報。
她對攝影師張散說道:“小張,咱們的假期又泡湯了。”
秦瑤只是無奈的吐槽,她這個工作就是勞碌命。
她一介女子,以二十二歲的年紀,就拿下京城電影製片廠的製片主任一職。
雖說是負責紀錄片,沒有多少的權力,還要全世界到處跑。
她的同事,有人在南陽地區拍猴子、有人在南極拍企鵝、有人在醫院拍解剖。
她專門拍人文紀錄片,已經是很好的差事。
她這麼年輕,就能走到京城電影製片廠的中層,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
她還是《炎黃日報》第一任總編輯、帝國禮部第一任女侍郎,周鈴音的女兒。
她家族在帝國傳媒領域,有太多的人脈資源,讓她做事一項是事半功倍。
秦瑤讓人把唐王蘇晟登基加冕的紀錄片膠捲,加急帶回帝國儲存。
她派人前往唐國禮部申請紀錄片的拍攝許可。
她與其餘人,來到酒店之中,商議怎麼拍攝紀錄片。
他們討論到深夜,這才確定基本的拍攝架構。
秦瑤大手一揮說道:“紀錄片在影院,一般都是一部電影的添頭,買其他電影門票,送紀錄片電影票。
我們為了防止觀眾起身就走,紀錄片連看都不看。
必須要拍攝吸引觀眾的紀錄片。”
秦瑤有句話沒有說出口,帝國拿出資金拍攝紀錄片。
就是為了宣傳讓百姓瞭解的知識,引導百姓的想法。
紀錄片拍的都不吸引人,沒有觀眾願意看,怎麼能引導百姓的思想,這件事就做砸了。
秦瑤一錘定音的說道:“哪種最吸引人,當然是真實。
紀錄片要拍的真實,但也不用追求太過真實。
我們要拍各個藩屬國不同的群體,但要抓住典型,拍攝最成功的那個人。
我會動用自己的關係,聯絡帝國各家報紙,駐派到各國的人員,向他們尋求典型人物。”
………………………………
秦瑤看著唐國禮部派來的隨行人員。
這些人名義上給他們打下手,實際上除了想要學習拍攝技術之外,還有監視他們的目的。
還好秦瑤的目的只是拍攝紀錄片,沒有其他的目的,不怕這些人的監視。
長安附近的大王鎮,這個地方的原名已經隨著唐國的成立消失,現在之所以是這個命名,這裡的移民大部分姓王。
大王鎮的鎮長田大毛來到即將接受採訪的本地大戶王鐵牛家裡。
他看到躺在搖搖椅上,旁邊有兩個黑頭髮藍眼睛的夷婆子,正喂著新鮮的黃瓜。
王鐵牛看到鎮長田大毛到來,他立刻起身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