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用絲錦之策,讓魯國棄粟改桑,行弱魯之實。

越王

勾踐使用美人計,讓吳王夫差放下警惕,疏於國事,暗中發展越國。

我們不開啟戰爭,但要時刻準備戰爭。

秦王實行遠交近攻之策,進而吞併六國。

唐王蘇晟與大王關係密切,唐國距離我國,中間隔著吳國和慶國,兩國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

聯合唐國,有利於我們夾擊吳國,鉗制慶國。」

桂王曲天哈哈大笑,開心的說道:「童愛卿分析的很好,本王也是這樣認為。

剛建國這幾年爆發戰爭的機率不高,但在隨後的幾年,爆發戰爭的機率越來越高。

說不定哪個老傢伙,臨死的時候老糊塗,發瘋似的發動戰爭。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這種千古一帝,他們在晚年的時候,都做下了很多蠢事。

我們這些國君,可不敢與這些千古一帝相提並論,不知道會做出多少蠢事。」

童和貴有些佩服桂王曲天,敢說出自己會做出蠢事的國君,他就已經超越很多人。

桂王曲天回到玄京接待唐國使臣于德海。

于德海拿出唐王蘇晟親筆寫的書信,經過房間的翰林重新抄錄一遍,轉遞給桂王曲天。

帝國皇家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弄出一些塗在物品上,觸碰就能要人命的礦物。

特別是那些可以夜晚發光的礦物,之前還有人把他們當做夜明珠。

現在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知道玩弄這些東西,各個都是短命鬼。

地位高貴的人,他們再也不敢大大咧咧,隨意接觸其他人遞過來的物品。

現在也有電報,但他們這些國家的高層,都知道電報可以被破解。

只有透過導線相連,點對點的傳送資訊,保密程度才更高一些。

但桂國和唐國不接壤,無法透過架設專線的方式交流。

派遣使臣互遞信件的方式,已經是保密程度高,使用還便捷的方式。

桂王曲天讀完唐王蘇晟的信件。

兩國從軍事結盟開始建立互信,隨後發展成互相交流官員和將領。

結盟想要穩定,必須要有共同的敵人。

桂國和唐國選擇的共同敵人就是吳國。

吳國在這段時間,表現出來的侵略性最強,值得他們警惕。

桂王曲天放下信件,他笑著說道:「唐王提出兩國結盟的要求,本王答應了。

唐國使者與內閣商談好結盟的細節,交由本王審閱。」

于德海聽到這句話,他擔憂的心終於能放下來。

辦好兩國結盟的事情,他回道唐國,肯定能進入到內閣,實現他一生的抱負。

………………………………

吳王齊剛毅不知道桂王曲天和唐王蘇晟結盟。

但他對於吳國的處境,那也心知肚明。

吳國可以說上是位於歐洲的中心。

他除了南方林海之外,其餘方向都是敵人可以進攻的方向。

建鄴城,王宮之中。

趙全正在彙報道:「君上,我們的人觀察到,很多國家的使者往來交流密切,他們有著結盟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