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想法絕不能說出來,一旦公開說出這個想法,就會被各方勢力解讀為楚國害怕戰爭。

這就是楚國軟弱的明證之一,會讓楚國成為眾矢之的。

大都督胡偉偉來到地圖前,他指著地圖說道:「瑞國境內都是大平原,他們無險可守。

瑞軍基本沒有接觸過防守戰,他們擅長平原地區的叢集作戰。

我們楚國碰上瑞國這種對手,那也沒有任何問題。

我軍擅長防守戰,將會以永固工事為節點,層層阻擊敵軍。

絕不會讓敵軍穿越軍事封鎖線,襲擾到後方的百姓。」

楚王魯晨陽聽到大都督胡偉偉這樣說,他就知道楚軍現在對於瑞軍新式的武器,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只能依靠本土強大的永固工事,層層阻擊瑞國的進攻。

楚王魯晨陽詢問道:「我們楚國的戰車,無法抵擋瑞國戰車的進攻嗎?」

胡偉偉是海軍大臣出身,他對於陸軍的武器裝備不太熟悉。

他用球路的目光,看向在一旁的總參謀長雲澤海,他是陸軍大臣出身,對於陸軍主戰裝備瞭解的更細緻。

雲澤海當然知道,在這個時刻,他們兩人必須團結,絕不是互相拆臺的時候。

他走上前說道:「王上,陸軍的裝備,臣瞭解的更清楚。

我軍的戰車重量只有二十五噸,瑞國的戰車重量預計在五十噸以上。

重量差距一倍,作戰效能提高不止一倍。

我國在柴油機技術上不過關,能造這麼大的戰車,但沒有能帶動這種戰車的柴油機。

哪怕勉強裝上去,小馬拉大車也跑不快,在戰場上就是靶子。」

楚王魯晨陽對於這個情況,他一點都不意外。

楚國在工業上,還有很多短板沒有突破。

如果他能控制歐洲戰爭爆發的時間,肯定不會選擇這個時間點。

特別是經濟危機的出現,讓楚國的工業不只是沒有進步,反而有些退步了。

楚國沒有實力掌控歐洲的局勢,那也只能隨波逐流。

楚王魯晨陽詢問道:「我們生產不出來這樣的柴油機,這種複雜的科技,不是短時間就能突破。

我們能否去帝國購買,歐洲各國之間的戰爭,應該影響不到帝國對我們這些藩屬國的態度。

本王希望楚國的工業,可以為軍隊提供保障,儘量讓軍隊使用本國產的裝備。

這樣局勢發生變化時,楚軍的作戰不會受到影響。

但我們自己沒有能力解決的技術,向帝國求援,那不丟人。」

總參謀長雲澤海眼前一亮,他驚喜的說道:「王上允許技術外購,以我國的工業實力,組裝戰車完全沒有問題。

這樣不只是戰車,很多裝備都可以依靠帝國的技術解決。」

楚王魯晨陽聽到確切的答案,他嘆息道:「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現在最重要的任務,那是搞定軍方需求的裝備。

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絕不能讓我軍的裝備落後於人。

度過這次的危機,再考慮裝備自主化的問題。

做事要靈活一些,絕不能固守教條。」

楚王魯晨陽對於大都督府做事有些教條化表達了不滿。

大都督胡偉偉與總參謀長雲澤海,立刻表現出惶恐的模樣。

楚王魯晨陽擺了擺手,吩咐道:「瑞國只是裝備厲害,我軍的裝備跟上,肯定要比瑞國這些沒經過戰場淬鍊的軍隊強。

你們繼續介紹其他國家軍備競賽的情況。」

總參謀長雲澤海領命,他代替滿頭大汗的胡偉偉,繼續介紹歐洲軍備競賽之後,形成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