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虎在帝國外交部指定的居所居住,他的人身自由沒有受到禁錮,但出行要有帝國外交部的官吏隨行。

他看到住在隔壁的趙友坤出行,只是冷哼一聲。

他知道趙友坤這段時間,拜訪桂王曲天的好友,以求瞭解到帝國針對這件事的態度。

朱大虎對於趙友坤的做法嗤之以鼻。

真是桂王曲天的知交好友,早在桂王曲天建國之時,就會跟隨他前往歐洲共創事業。

依然留在帝國的人,那都是一般般的朋友,絕不會摻和到這件事之中。

趙友坤這樣做,只是在白費力氣。

朱大虎卻沏了一壺茶,開啟房間內自帶的電器收音機,聽著華夏廣播電臺的新聞。

這種名為廣播的新鮮事物,現在還是帝國獨有。

這是一種訊息極為迅捷的傳媒。

報紙報道突發訊息,還需要編輯確認訊息的真實性,對文章進行排版,交由印刷廠印刷,透過分發渠道讓報紙上市,百姓購買報紙閱讀。

這種極為繁瑣的方式,百姓才能瞭解到最新的資訊。

廣播卻非常及時,百姓只要開啟收音機,遇到突***況,隨時能夠緊急播報,把訊息立刻傳遞出去。

有閱讀報紙習慣的人很少,但聽廣播卻是一個很好的娛樂消遣。

廣播的滲透性,比報紙要強很多。

朱大虎剛接觸廣播,他就喜歡上這個新鮮事物。

他收聽廣播中的新聞,主要是想從新聞的細枝末節,瞭解帝國的態度。

他自認為這種方式,要比趙友坤的做法高效很多。

朱大虎聽著收音機裡面傳出標準的男中音,播報著帝國的重要新聞。

其中有一條新聞,熱度遠超其他的新聞,他已經多次聽到這個新聞的進展。

浙江省的考生,舉報西印行省的考生作弊。

科舉舞弊這個大新聞,在剛剛科舉結束的日子裡,必定是轟動整個帝國的大新聞。

朱大虎這段時間聽著這個新聞的進度,他漸漸瞭解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是一起性質惡劣的冒名替考事件。

西印行省的一名低種姓考生,被迫幫高種姓考生作弊。

他們只想謀求舉人功名,進入當地的官府。

誰曾想這名考生髮揮出色,取得了當地第三名的好成績。

這個成績不去參加進士科舉,必定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只要這名考生在科舉中落榜,這件事情也就悄無聲息的過去。

誰曾想這名考生,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他發揮出色中榜了。

帝國進士的錄取,每個行省固定兩個名額,其餘名額按照行省繳稅的額度劃分。

落後地區的行省,基本只有固定的兩個名額。

帝國領土還沒有擴張之前,他當年科舉的時候,江浙地區能獲得十幾個進士名額。

現在隨著帝國的行省數量增多,固定名額的進士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