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虎立刻起身迎了過去,恭敬的鞠躬行禮道:「外臣朱大虎,見過太子殿下。」

趙友坤看到太子蘇蜀到來,他更加的震驚。

他直接愣在當場,看到朱大虎行動之後,他也緊跟著行禮。

太子蘇蜀看到吳國和桂國的代表,這兩位的表現,也不像外交部尚書李知恆描述的那樣桀驁不馴。

他一揮手,說道:「我受到父皇的任命,專程來解決你們的問題。

吳國和桂國有什麼矛盾,需要帝國來給你們調停。」

朱大虎看到帝國出動了太子解決這件事情。

他的任務達成了一半,帝國對於藩屬國的態度,帝國太子肯定能清晰無誤的瞭解清楚。

帝國太子作為一國者儲君,他既代表著皇室又代表著帝國,說出的話,簽訂的協議,沒有巨大利益衝突的情況下,不會出爾反爾。

他們不用擔心,協議簽訂之後,帝國直接把鍋甩給某個官員,翻臉不認。

朱大虎正在考慮這些事情時,他就聽到趙友坤一聲悲腔的說道:「太子殿下,上次的吳桂之戰,吳國使用毒氣彈,給我們桂國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帝國出手制裁吳國,並讓吳國賠償桂國五十多萬兩賠款,用於撫卹死難者。

帝國大軍在吳國之時,吳國賠償了五萬兩銀幣。

帝國大軍撤離吳國,吳國就開始賴賬,現在還有四十七萬兩銀幣賠償款沒有付給我們桂國。

我們多次透過多種途徑,前往吳國索要賠償款,都是無疾而終。

這可是四十七萬兩銀幣,大明朝廷那麼大體量,歲入也只有四百萬兩。

我們桂國這種小國,極其需要這筆銀幣,請帝國為我們做主,支援我們的合理請求。」

太子蘇蜀皺了皺眉,桂國找的這個理由太蹩腳了。

如果是領土糾紛,帝國介入這件事,那還算正常。

只是賠償款,還是不到五十萬兩銀幣的賠償款,這就是一件小事,帝國完全沒有必要介入。

太子蘇蜀如果不是有其他的小心思,他聽完桂國的訴求,就會轉身離開。

但吳國和桂國只是因為這件小事,就來麻煩帝國調停,這完全是在戲弄帝國。

他作為帝國的儲君,肯定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這件事情傳揚出去,無論是發生矛盾的吳國和桂國,還是調停這件事的帝國,都會成為一個笑話。

民間商人因為五十萬兩銀幣的衝突,都未必會去大理寺打官司,更何況是兩大藩屬國。

他看向吳國代表朱大虎,毫不客氣的詢問道:「吳國確實有這件事嗎?

如果有,那直接把吳國購買帝國商品的預付款,抽調一部分賠償給桂國。」

朱大虎已經能聽出來,太子蘇蜀語氣不善的聲音。

他瞥了一眼趙友坤,這人在關鍵時刻不頂用,怎麼能只說出這一個訴求。

他看到趙友坤腦門上不斷淌下的汗水,知道這人的抗壓能力太差。

他可能在來時,準備好了數套方案。

面對與他地位相等的官員,可以按照之前準備表演出來。

但他沒想到是太子蘇蜀親自負責這件事情,怕搞砸了給貴國帶來麻煩,這才把風險大的方案否決。

朱大虎知道接下來,只能靠他進行臨場發揮。

這件事情不處理好,他回國之後根本沒法交代。

朱大虎用略帶委屈的聲音說道:「太子殿下,我們吳國確實沒有給桂國賠償款,但這是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