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曙光(三)(第1/4頁)
章節報錯
杜寶年走出帝國大廈,他的心情已經與來時完全不同。
朝廷繼續維持重農的政策,興盛公司這種農業初級加工產業,哪怕是因為大環境不好,活得很艱難,但卻不會破產。
帝國公司破產,沒有負債還好。
有負債,特別是欠銀行的錢,直接無限追索股東與受益人,直到償還完負債。
公司破產的隱患太大,商人們如果不是到了不得已的程度,絕不會讓名下的公司破產。
一位出入上流社會的商業,很多都是因為公司破產,變得身無分文。
杜寶年想到自己公司破產,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
他沒有了公司,影響力急劇下滑,那也就沒有了議員身份。
他變成一個白丁,這些年在商海,也得罪了一些人,他的對手肯定會進行報復。
他很難守住名下的財產,甚至會連累家族,失去一切。
他可能連果腹的工作都找不到。
每當想到公司可能破產時他的下場,一股寒意從腳底直衝天靈蓋。
杜寶年回到家中,他拿出珍藏的美酒,準備小酌幾杯。
他開啟唱片機,邊喝酒邊聽評書《商海風雲》。
這個評書就是講述楊文才、李宮、喬振這些跟隨帝國成長的大商賈,他們一生跌宕起伏的故事。
杜寶年在其中也是一個小配角,他現在回想早期的人生,錯過了很多機會。
評書正在講述,皇帝蘇河冬季東征,喬振等愛國商人,協助押運糧草。
在車輛損壞,蓄力不足的情況下,透過黃河冰面運輸糧草的故事。
杜寶年每當想起這件事,他都噓唏不已。
喬振等人當年是把身家性命,全部壓上去。
皇帝蘇河自然也能看出來,哪些商人是真心支援。
喬振等人有了這些經歷,他們的發展才會一帆風順。
皇帝蘇河都會乘坐隆昌汽車,官府的很多公務用車,都是隆昌公司生產的汽車,這絕不是一般商人能辦到。
杜寶年提前瞭解到朝廷要出新政策,他一直關注這件事。
他不再讓助理挑選重要的情況彙報,而是親自閱讀帝國主流的報紙,他不想錯過這個重要時刻。
二十五日,報紙上一點動靜都沒有,杜寶年完全不在意。
二十六日,報紙上一點動靜都沒有,杜寶年有些焦慮,他去拜訪好友李宮。
他看到參與聚會的商人,有一部分商人也前來拜訪李宮。
特別是公司即將破產的人,他們彷彿是熱鍋上的螞蟻。
他們已經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拼盡一切也不想放棄。
李宮不需要詢問,他就知道杜寶年的來歷。
他面帶微笑的安慰道:「杜兄,不要急。
據我瞭解的訊息,相關政策在年前就會公佈。
陛下的想法是讓帝國百姓,都過一個好年。」
杜寶年聽到這個訊息,他與李宮寒暄幾句,就返回家中。
二十七日,朝廷依舊沒有動靜。
杜寶年心中忐忑萬分,他在擔憂李宮的訊息源,是否出現錯誤?
他家中的電話也響個不停,很多商人都在與他討論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