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風起美洲(三)(第2/4頁)
章節報錯
基於上述兩個原因,我們曹國不應該再沉寂下去,應該先發制人。
趙國與魏國已經達成同盟,趙國清理了南部的眾多城邦國。
趙國北部的燕國武德充沛,但因為環境惡劣,人口較少。
本土作戰很強,基本沒有出國作戰的實力,除非獲得外國的援助。
美洲與趙國接壤的國家,那就只剩下國內局勢混亂的襄國。
如果我國進攻襄國,趙國必定會結盟襄國,想辦法把我國趕走。
我國如果不進攻襄國,趙國與襄國之間發生衝突的機率很高。
襄國只是工業化不行,實力比較弱。
但他們也是漢人佔比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國家。
襄王蘇振興又是一個強硬派,絕對不會輕易投降。
只要襄國獲得外部武器的支援,他們無法擴張,但自保能力沒問題。
至於襄國獲得武器的難度一點都不高。
帝國距離較遠,但帝國的商人極為活躍,襄國只要出錢,就能獲得大量的武器彈藥。
襄王蘇振興到了危急時刻,肯定會抵押國家主權,從帝國皇家銀行大借款。
只要他願意打下去,有能力打下去。
襄國國土有一半是山地,肯定能持續消耗趙國的國力。
我預計只要我國不進攻襄國,趙國可能會忍不住試探進攻襄國。
他們發現襄國抵抗力太強,就會撤兵回去。
至於我國的目標,那就是主動進攻魏國。
我們必須要打疼魏國,讓魏國認識到我國的強大。
要不然等到趙國和魏國積攢到足夠的實力,他們必然會進攻我國,達成稱霸美洲的目的。
不要有僥倖心理,魏國現在就已經開始行動。
魏國已經在與我國的邊境線上,增兵了十萬人。
魏國的各型重炮和武器彈藥,這段時間不斷向邊境調集。
魏國和趙國是盟友,他們肯定知道趙國的行動計劃,魏國早已經做好戰爭的準備。
這是一場區域性戰爭,我國會控制戰爭的烈度。
目的就是展示我國的實力,同時驗證曹軍的戰鬥力。”
潞國公柳正元聽到唐國公孔二牛的介紹,他這才搞懂朝廷到底是怎樣想?
帝國對於藩屬國放手,趙國揮師南下,消滅眾多的城邦國。
這直接讓美洲充滿了硝煙味,各國必然會進行軍備競賽。
隨著各國軍備競賽加深,到時候戰爭無可避免,畢竟是席捲美洲的大戰。
曹國的體量不如趙國和魏國,以現在的國力進行軍備競賽,曹國未來必輸無疑。
但曹國主動攻打魏國,進行一場有限度的戰爭。
這場戰爭無論是什麼結果,都給了兩國主戰派交戰。
這場戰爭曹國打勝,至少能打出二十年的和平。
帝國才成立多少年,世界的局勢已經發生巨大變化。
二十年後的趙王和魏王很可能會去世。
身為親兄弟的兩人不再掌控國家。
新的趙王和魏王,沒有之前的親情為紐帶,兩國也有一定的利益衝突,他們未必能維持結盟的狀態。
曹國單獨面對趙國和魏國,都沒有太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