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文凱房間中的電話不斷響起。

無一例外都是各地銀行遭遇擠兌危機的彙報。

晉商銀行本來就要見底的現金,在遭遇擠兌危機之後,徹底乾涸了。

喬文凱和他老爹密談,晉商銀行的股東,已經有放棄晉商銀行的打算。

晉商銀行確實有一些極有價值的資產,但他的窟窿太大了。

很多事情都是喬文凱一手操作,利用帝國在銀行業法律的不完善。

晉商銀行搞出來至少二千萬兩銀幣的窟窿。

晉商銀行因為擠兌危機破產,進行破產清算之後。

晉商銀行的窟窿爆發出來,他這個行長會被大理寺判決死刑。

他已經成為喬家的棄子,晉商銀行背後的股東,想讓他承擔所有責任。

如果不是帝國沒有人死罪消,他現在都已經「病故」。

喬文凱享受太多的花花世界,他根本不想死。

他現在就像是一個溺水的人,想要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

喬文凱繼續給其他銀行的行長打電話,他想要以晉商銀行的一部分利益,換取這些銀行的幫助。

他一連打了數個電話,這些之前明面上的好友,聽到晉商銀行遭遇擠兌危機。

不是找託詞拒絕幫忙,就是訴苦他們也遭遇到擠兌危機。

只有幾個平時關係很不錯的同鄉,告誡喬文凱儘量找銀行協會幫忙。

他們已經上繳儲備金,銀行協會有義務救助受到擠兌的成員。

喬文凱聽到這裡,他露出苦笑。

其他人是不知道晉商銀行的窟窿有多大?

再說銀行協會進行救助,必然會對晉商銀行進行審查。

這樣一來,他所做的一切全部暴露,這不就是自投羅網。

喬文凱想到晉商銀行現在已經無法安全度過擠兌危機。

他從銀行的保險箱中,找到幾份趙國、楚國、齊國的資產證明。

這是他在之前,為自己準備的後路。

喬文凱權衡利弊之後,他決定逃離帝國,前往國外隱姓埋名度過一生。

他喬裝打扮之後,打了一輛計程車前往天津港。

他準備從天津港坐船,前往趙國。

只要他離開帝國,茫茫人海之中,誰都找不到他在哪裡。

喬文凱剛抵達天津港,他就被早已經準備多時的刑部巡警抓捕歸案。

「喬先生,你要是不跑,憑你的身份,我們還真不好下手。

現在跟我回去,交代你的罪行。」

晉商銀行行長喬文凱被捕的訊息很快出現在帝國各大報紙上。

晉商銀行本來還堅定信心的儲戶,看到這個訊息,他們也加入到擠兌大軍之中。

晉商銀行群龍無首,應對措施不當,本來能堅持半個月,各地銀行卻在三天時間紛紛關上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