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剛剛只是舉例,在正常的工業鏈條中,一百兩銀幣透過銀行的放大作用,可以產生一萬兩銀幣的信貸。

帝國工商業快速發展,離不開銀行業的輔助。

但隨著工商業出現危機,必然會導致銀行業出現蕭條。

十三億三角債,大部分債務都是由銀行來承擔。

一旦銀行因為工商業的連累,導致銀行出現擠兌危機,帝國將會出現***煩。

銀行業有放大本金的效果,但他們帶出去的銀幣,大

部分都是儲戶儲存的銀幣。

大量儲戶隨著銀行破產,他們的身價蒸發殆盡。

一無所有的百姓,必然會引起極大的動亂。」

張闊凌行長說完這個情況。

皇帝蘇河臉上的笑容立刻消失,太子蘇蜀臉色變得凝重,很多官員眼神都瞪大。

他們剛才討論經濟危機造成的後果,想到的各種想法,那都是儘量安撫底層的工人。

銀行大規模破產,這涉及到的人數更加龐大。

一些官員臉上更浮現憂愁之色,他們不會經營,把手中的錢都存在銀行裡。

皇帝蘇河立刻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他也沒有讓官員們討論這個問題,現在必須要快刀斬亂麻,哪怕是損失一些財物,也要避免出現更惡劣的後果。

涉及到銀行業,損失動輒數億兩銀幣。

這個決定,除了皇帝蘇河之外,沒有任何官員敢做出來,他們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皇帝蘇河直接吩咐道「皇家銀行要根據各大商業銀行的存款規模,收繳一部分儲備金。

這筆錢用來賠儲戶的損失。

這筆錢相對於全部的儲戶,那肯定是杯水車薪。

這筆錢只需要賠金額在五百兩銀幣以下的儲戶,對他們進行全額賠付。

存錢在五百兩以上的儲戶,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很強。

朝廷也有相關法律,規範銀行與儲戶之間的責任與義務,讓他們去走正常的途徑挽回損失。

家中只有幾兩銀幣,十幾兩銀幣的小民。

他們才是抗風險能力極差的人群,朝廷專門對於這些人群,給予特殊的保障。

朕所料不差,五百兩銀幣以下的儲戶,應該佔據銀行儲戶九成以上,但他們所擁有的資金總量一成都不到。」

張闊凌行長激動的說道「陛下聖明,陛下判斷的情況與事實基本相符。

陛下提出的辦法,可以有效保證底層百姓的財產安全。」

張闊凌立刻如同醍醐灌頂一般。

皇帝陛下的辦法,只需要用一少部分錢,就能解決大問題。

全部身家只有幾十兩銀幣的百姓,他們損失全部錢財,必然會感到絕望,容易出現大問題。

但身家幾十萬的商賈,他們損失幾萬兩銀幣,那也只會認命,感慨自己時運不濟。

首相林文靜站出來說道「陛下聖明,這個辦法一出,能把銀行破產的危害,減到最低。」

皇帝蘇河吩咐道「太子負責,內閣各官員配合。

根據這次會議的討論,出臺相關政策,保證經濟危機即便出現,帝國的核心利益也不受損。」

太子蘇蜀立刻接旨道「兒臣接旨,定會處理好這件事。」

首相林文靜緊接著行禮道「臣將會帶領內閣,配合太子行動。」

……

4359年(公元1662年),四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