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經濟危機?(第1/4頁)
章節報錯
4359年(公元1662年),三月十一日。
帝國總商會會長李宮在萬福酒樓,召集帝國商賈,共同商討現在的危機。
大廳之中,一共有一百多人。
這些人都是跺一跺腳,帝國商界就會發生震動的大人物。
隆昌汽車董事會主席李達夠看著坐在首位,侃侃而談的李宮會長。
這位與他岳父同一時代的大商人,現在能有這個地位,與他麾下的產業沒有太大關係。
李宮有一位好女兒,是當朝太子的太子妃。
他是父憑女貴,這才能擔任帝國商會總會長。
這個位置,可不只是民間的一個職位。
處於這個位置的人,他在議會中說話都極有分量,還有申請面聖的權力。
這是一個位卑權重的職位,李達夠就想有一天,自己能做到這個位置上。
李宮開啟他身前的話筒,他拍了拍話筒,隨後說道「大家都知道我的身份。
商界遇到的難題,我即便不能反饋給皇帝陛下,那也能反饋給太子殿下。
但關鍵的一點,大家要統一思想,說出咱們現在遇到了什麼問題?
咱們應該用什麼方法解決事情?
現在應該拋棄一些不重要的利益,現在大環境不好,以生存下去為主。」
李達夠聽著李宮會長的話,他認為李宮會長這次的發言極為正確。
在場一百多人,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訴求。
朝廷又不是他們這些商人的保姆。
他們如果不達成共識,很難從朝廷那裡,要到度過危機的政策。
李宮會長這句話說完,他就觀察著參會人,說著說著就開始吵起來。
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吵,朝廷的政策偏向某一個產業。
這個產業上的公司,他們就有生存下來的希望。
涉及到名下公司生死存亡的問題。
哪怕是再豁達的商人,他們在這一時刻,那也要露出嗜血的一面。
一些現在遇到危機的商人,他們更是不顧場合,大聲的嘶吼。
「必須要救股市和債市,新年假期結束之後,股市、債市、期貨市場,那簡直是一瀉千里。
但這段時間,不只是曹魏兩個債務違約,趙國也不承認那些城邦國的債務。
歐洲的宋國經濟也不好,宋國相關的債券,也開始出現違約的情況,這是一個不太妙的徵兆。
這個訊息已經透過報紙擴散。
本來就低迷的股市和債市,股票和債券的價格必定會一瀉千里。
我們這十幾年積攢下來的身家,幾天時間就蒸發乾淨。」
這人正在煽情,一道粗獷的聲音打斷了他的畫。
「股市和債市,這就是一個大賭場。
願賭服輸,自己做出的決定,是贏是虧都由自己承擔。
朝廷怎麼可能承擔賭輸了的代價。
投資失敗,那就怪自己的眼光不行。
我遇到的問題,那才是真正的問題。
我生產的機床,都是分批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