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首相許明翰看到楚王魯晨陽沮喪的樣子。

他從來沒有看到楚王魯晨陽這個樣子。

哪怕是楚國兩萬精銳的軍隊,陷在非洲殖民地與宋軍進行拉扯。

楚國之前營造的良好局面立刻惡化。

一次戰略選擇的錯誤,楚國上下辛苦積累的優勢,立刻消失不見。

這種情況下,楚王魯晨陽依舊非常淡定。

首相許明翰請教之時,楚王魯晨陽雲淡風輕說了一句話。

「楚國的天生稟賦很好,一時受到挫折,完全沒有問題。

宋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他們早晚堅持不住。」

首相許明翰對於現在楚王魯晨陽的狀態感到驚訝。

楚王魯晨陽這個狀態,他明顯是認識到楚國從立國開始執行的戰略,有了重大問題。

這些戰略都是楚王魯晨陽與他們這些臣子商討之後,一一確定下來。

首相許明翰不覺得自己是天縱之才,但有帝國這個成功的案例讓他摹仿。

哪怕是畫虎不成反類其犬,那對於體量較小的楚國來說,都可以算得上成功。

哪怕不是成功的選擇,也絕對無法被歸類到失敗的選擇。

首相許明翰看到楚王魯晨陽心情略微平復之後,他這才小心翼翼地問出心中的疑惑。

楚王魯晨陽長嘆一聲,道:「我直接被榮華富貴迷住了心智,沒有深刻理解皇帝蘇河的意思。

皇帝蘇河臨行前曾召見我,讓我發展好國家,讓天下漢人多一個容身之處。

皇帝蘇河希望他能在歐洲看到一個強大的漢人國家。」

楚王魯晨陽說完之後,他再次嘆氣道:「我當時對皇帝蘇河這句交代,理解的不夠深刻。

我之前只是一個軍人,治國理政這段時間,再次回味這段話。

皇帝蘇河的態度很明顯,他希望藩屬國來到歐洲地區,最主要的工作是同化願意服從的土著,消滅不願意服從的土著。

帝國親自做這件事情,必然會留下很多隱患。

藩屬國做這種事情,那就變得容易許多。

同化當地土著,這是帝國從戰略高度出發,最重要的事情。

哪個藩屬國能做好這件事,必然會得到帝國的援助。

哪個藩屬國想要破壞這件事,必然會受到帝國的懲處。」

首相許明翰聽完楚王魯晨陽的說法,他長嘆一聲,各國很多他之前想不明白的事情,從這個方向思考,立刻就明白許多。

他同樣嘆息道:「原來我們都是被利益衝昏頭腦的傻瓜。

跳的最歡的幾個藩屬國,從帝國那裡獲得的收益很少。

我們楚國同樣如此,除了股票從帝國股市融到的錢。

只吸納來自帝國民間的商人投資。

帝國的投資與帝國皇室的投資,一文錢都沒拿到,原來癥結在這裡。

現在想來,那三位皇子一定是被皇帝蘇河多囑咐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