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同仇敵愾(第1/5頁)
章節報錯
閩國張琬、越王白元貴、晉王李鳳鳴接連發電報通報世界。
閩國、越國、晉國承認《樂興條約》的有效性。
各國的特使紛紛離開齊國樂興,返回各自的國家。
顧尊漢登上回國的船,他在路上遇見閩國海軍回國的艦隊。
他受到海軍總督魏志峰的邀請,登上閩國海軍的旗艦。
海軍總督魏志峰看到顧尊漢,他敬了一個軍禮,恭敬的說道:“顧先生,我代表全軍上下,感謝您的付出。”
顧尊漢面帶微笑,接受了魏志峰的禮節。
他所作所為,值得魏志峰敬禮。
顧尊漢也知道魏志峰為什麼敬禮。
軍人最怕他們在前線拼死,卻被後方的文人給出賣。
他在和談時,認可軍方的成果,並堅持保留軍方的成果,得到了軍人的認可。
顧尊漢笑著說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將軍不必謝我,最應該感謝王上對於全軍上下的支援。
將軍等人的辛苦付出,才能讓我在談判桌上有底氣。
贏得勝利的人,才有底氣在談判桌上叫囂。
軍隊表現的不好,我在表現的鐵骨錚錚,那也沒有任何用處。”
顧尊漢說了一句場面話,他自嘲的說道:“也就是將軍這種明事理的人,才會認可我的付出。
我回國之後,必然會受到一些人的唾罵。
做實事的人,不可能擔憂被人唾罵,那就不做事了。”
魏志峰將軍詫異的詢問道:“怎麼會出現這種事情?顧先生已經盡全力為我國爭得利益。
我們該得的利益,已經全部都拿在手裡。
尼羅河兩岸的良田,按照實控線分割。
我國直接獲得一百多萬畝良田,種上糧食能養活很多人。
對於越國,我軍本來就沒有能力重新奪回丹吉港。
用潛艇弄沉越國一艘戰列艦的情況下,兩國艦隊依舊是兩敗俱傷。
這是我們海軍實力不足。
但基本達成了開戰前的目標,我國已經打出了威望,這些新來的藩屬國,知道不能把我國當成隨意拿捏的軟柿子。”
顧尊漢苦笑道:“魏將軍看待事情條理清晰,這正是魏將軍之所以能當上海軍總督的重要原因。
但一些人極為短視,他們會只看到我簽字放棄丹吉港,會對我口誅筆伐。”
魏志峰驚訝地說道:“我認為國民都是明事理的人,他們應該不會這樣做。”
顧尊漢只是笑了笑,沒有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他也沒有詢問海軍這次作戰的細節。
顧尊漢只需要知道戰爭的結果,過程對於他不重要。
他與魏志峰將軍談論,魏志峰將軍對於越國海軍的看法。
討論這種事情,既不會涉及到海軍的機密,又不會讓魏志峰將軍感到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