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國再打下去,國內就青壯都沒有了,只剩下老人孩子和寡婦。

我國與閩國的戰爭,只會是區域性戰爭,絕不會是全面戰爭。

哪怕是閩王張琬無法忍下這口氣,閩國的文武官員也會阻止閩王張琬發瘋。”

越王白元貴聽到大都督崔文武的分析,他臉上的表情沒有變化,心裡卻認同這個分析。

閩國是弱國,這已經是共識。

閩王變弱的伊始,那就是後宮不寧,因為王儲之爭,卞玉和帶驍勇軍出走。

閩王張瑜亮親自組建的閩國強兵,在閩國擴張時,損失殆盡。

閩王張瑜亮沒能恢復閩軍的實力,他就早早離世。

閩國以小國之身,抗衡奧斯曼土耳其和神聖羅馬帝國。

閩國掌握武器的優勢,但自身的傷亡不會太低。

越王白元貴之前沒有考慮閩國青壯人口的問題。

他現在瞭解到閩國青壯人口不多,閩國即便是想發起全面戰爭,他也有心無力。

崔文武大都督看到越王白元貴表情沒有變化,他無法推斷越王白元貴心中的想法。

但他知道這個機會一旦錯過,他這個大都督肯定無法繼續擔任下去。

這個任務拿不下來,他個人的威信掃地,下達的命令也無人會配合。

崔文武大都督挺直身體,向越王白元貴敬了一個軍禮,道:“王上,剛剛洪首相說國庫只有一百萬兩銀幣。

臣敢立軍令狀,用一百萬兩銀幣,解決這場戰爭。”

崔文武大都督知道內閣唯一能限制大都督府的手段就是軍費。

他直接立下軍令狀,向越王保證不需要增加軍費,越軍就能達成戰略目標。

越王白元貴聽到崔文武大都督這樣保證,他露出了笑容。

軍方失敗之後,知恥而後勇的態度讓他很滿意。

越王白元貴聽到米有德的策略時,他就下定決心要打這場戰爭。

他作為沙場宿將,比越國的任何將領都知道,必須要透過一場輝煌的大勝,重新建立越軍的自信心。

要不然越軍一直停留在失敗的陰影中,肯定無法成為一支強軍。

越王白元貴從崔文武口中瞭解到閩國的虛實和越軍的求勝心。

他更不能打擊軍方的積極性。

越王白元貴看著眾臣說道:“崔愛卿非常自信,看來從軍事角度,這場戰爭對我國沒有難度。

閩國同樣沒有報復我國的能力。

但我們必須要考慮域外勢力的介入。

排除帝國的影響,米翰林有一個策略,他認為丹吉港不屬於閩國的國土。

這個情況,你們怎麼看?”

外交部尚書苗大方聽到越王白元貴談及他們外交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