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圖謀丹吉港(第1/4頁)
章節報錯
越王白元貴在越國官方報紙《大越時報》上面,對於陸軍戰敗,進行公開道歉。
他同時激勵越國子民同仇敵愾,做好自己的工作,增強越國的國力,將來一定要復仇。
《大越時報》同時在宣揚楚國與宋國卑鄙無恥,採用偷襲等手段,導致越國這次戰敗,損失一座大型金礦。
越國的每個人,都要為這次失敗承擔損失。
這些移民之前還同屬於一個國家,但現在已經與越國利益捆綁在一起。
他們在《大越時報》等官媒和一些小報的煽動下,開始仇視楚國與越國。
米有德校長走在大街上,他看到一些青年自發的走在街上,他們看著商戶銷售的商品和街上的行人。
一旦這些商品來自楚國和宋國,或是大街上有楚國和宋國的人,他們都會暴力的驅逐。
米有德校長看到這個情況,他就知道越國與楚國和宋國的關係肯定是急轉直下。
越王有意引導下,楚國與宋國已經變成敵國。
米有德校長了解仇恨能促使一個國家在短時間內強大起來。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米有德校長在大街上讀孟子先賢這句話。
他非常認可這句話,人有惰性,國也有惰性。
一個國家如果無外敵,國民樂於享受,這個國家會以極快的速度滅亡。
華夏曆史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國家太多了。
米有德校長作為越國的一名官員,他的利益已經與越國深深繫結在一起,當然希望越國發展的更好。
他翻看著報紙上的內容,報紙引導輿論的手段很明顯。
但這其中,也有很多幹貨。
米有德這樣的中層官員,無法參與到國家政策的制定,只能透過報紙上的隻言片語,推測事情的發展。
他從報紙上報道的內容,推斷出越國現在非常缺錢。
內閣討論加關稅,這就是典型的缺錢症狀。
越國現在百廢俱興,幾乎沒有出口的東西,卻需要大量進口的商品。
現在加關稅,獲得一筆可觀稅收的同時,必將影響越國的發展。
越國本來沒有搶到金礦,發展速度就會落於楚國。
現在又刀口向內自砍一刀,必定是情況已經危及。
米有德為了自己的前途,同樣也是為了越國,他要儘量想出一個戰略,供越王白元貴參考。
他分析越國現在缺錢,最容易砍掉的經費,那就是教育經費。
越國砍掉其他經費,會立刻國力衰退。
唯有砍掉教育經費,長期會導致國力衰退,但短期對越國沒有影響。
米有德知道一旦越王白元貴下定決心砍掉教育經費。
他的仕途立刻就會斷絕,官場上一個蘿蔔一個坑。
他哪怕是新科狀元,但自己沒有成長起來,背後又沒有勢力推動,肯定會被邊緣化。
米有德想到他之前,在報紙上看到的一條訊息。
這個訊息確實能讓越國收穫大量的現金流,引起的惡果越國也能承受。
他沒有前往學校,而是叫了一輛馬車,前往越王宮。
米有德作為新科狀元,他有面見越王白元貴的權力,但必須要排隊等待。
越王白元貴心情好,時間又充裕,才會見他一個區區翰林。
越王宮的金毛太監登記好米有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