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這樣做,才會有人願意站在皇帝的立場上,嚴查官員貪腐。

李元正如同傳言那樣,除了對他有知遇之恩的父皇,他對其他人一向表現得很孤高。

刑部尚書冒襄完全是另一種態度,作為父皇最厭惡的東林黨出身的官員。

他能及時改換門庭,一路生到刑部尚書。

這人觀察時事,見風使舵的能力已經點滿。

太子蘇蜀先是看向左都御史李元正,客氣的說道:“李大人,我需要一些與各方勢力毫無瓜葛的御史,協助我查案。

我之後可能前往地方查案,還會讓地方的都察院配合,請李大人提前通知。”

李元正點頭說道:“太子請放心,本官會從各地抽調一批御史,讓他們儘快進京。

本官不敢保證這些御史與任何勢力都毫無瓜葛。

但本官能保證,這些御史絕不會與南洋和沿海地方有關連。

隨後都察院也會下達命令,各地的都察院將會配合太子,調查貨船失蹤一案。”

左都御史李元正說完,他微微行禮告辭。

太子蘇蜀看李元正一瘸一拐的走路。

這確實是一位人才,只是因為腿瘸就被埋沒。

父皇提拔人才不拘一格,哪怕是瘸子也能重用。

李元正的一生徹底被父皇改變,無怪乎他對父皇的忠心。

太子蘇蜀帶著笑容看向冒襄,感激道:“冒尚書,有刑部的幫住,我對於查清楚這個案子的緣由,更有信心了。”

冒襄拱手道:“太子殿下,這個案子惹得陛下龍顏大怒。

刑部也要為陛下排憂解難,這個案子刑部全力以赴,一定要弄得水落石出。”

太子蘇蜀回到東宮之後,他又召集心腹,仔細討論從什麼角度調查這個案子。

內閣大臣韓翠柏一針見血的說道:“殿下,我在內閣主要負責農業方面的事情。

但我也在地方臣服多年,知道那些胥吏的手段。

我們絕不能慢悠悠的調查,要不然各地留存的線索都會被毀滅。

現在就藉助都察院和刑部在地方都有分支的便利,讓各地及時發起調查,收集線索。

他們偏不用查,只要把可疑的線索儲存好,對於我們今後的調查,那就輕鬆許多。”

太子蘇蜀點頭說道:“韓閣老提醒的很好。

我之後就會找左都御史李元正與刑部尚書冒襄。

讓他們不要把人調來京城,就近調到重要的地方,接受我的指揮。”

韓翠白起了個好頭,眾人紛紛開始查缺補漏。

太子蘇蜀拿出筆,記錄著他認為有幫助的建議。

他相信一人計短,眾人計長。

東宮這麼多聰明人,討論出來的東西,肯定比他自己想的更加全面。

太子蘇蜀還真收集到,他之前沒太注意的方向。

輪船失蹤案,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輪船。

這兩艘輪船上,有沒有攜帶無線電報機。

他們計劃的航線,到底是哪一條。

他們可以藉助無線電報網路,詢問當天走這條航線的船隻。

萬噸貨船數量極為稀少,普通的商船看到這些萬噸貨船,他們肯定印象深刻。

太子蘇蜀先去拜訪李元正與冒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