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皇帝蘇河成功的經驗,絕對不能錯過。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必亡。

大家平時交朋友,都願意交往君子,而不願意交往小人。

國民如果有選擇,他們也願意呆在穩定的國家,而不是朝令夕改的國家。

朕認為自己成功的秘訣,那就是有功必賞,還要第一時間賞賜。

朕如果不捨得那點賞錢,還能走到這一步嗎?我想不可能。

有段時間朕很窮,賞錢拿不出來,但將士們都相信,朕一定會賞賜他們。

這就是信任的力量。

只要建立好誠信,那就能凝聚出共識。

誠信的崩塌,那也是一瞬間的事情。

只有盡力維護誠信,才能取得其他人的信任。

這是個人的誠信。國家的誠信更加重要,失去誠信的國家,內無法團結國民,外無法找到盟友。」

吳王齊剛毅跟隨皇帝蘇河最久,他對於皇帝蘇河的信任一直沒有減低半分。

他之前都沒有注意,皇帝蘇河透過什麼樣的手段,讓其他人信任自己。

現在看來,這些生活中點滴的小事,不斷強化信任的基礎。

吳王齊剛毅願意跟隨皇帝蘇河,那就是信任皇帝蘇河,會帶領他們取得勝利。

信任這根繩子,可以把大部分國民連在一起。

皇帝蘇河擲地有聲:「對於一個國君,唯名與器不可假手於人。

國家最重要的官員任命權、財稅權、軍權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三個權力有一個權力旁落,國君就漸漸失去,對這個國家前進方向的把控。」

皇帝蘇河說完,他看著正在接受這些知識的國君們。

這些道理,對於皇帝蘇河來說,這是非常淺顯的道理。

但對於一直是臣子的大門,他們不一定知曉這個道理。

皇帝蘇河看到好多位國君,在他才說這些內容,就已經在沉思。

他知道部分內容對於突然轉變身份的國君來說,還是有些深奧。

皇帝蘇河說的內容已經足夠他們領悟,有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他看向眾人問道:「朕剛才只是從宏觀角度談一談。

你們的藩屬國,各自有不同的特點。

你們有什麼自己無法解決的疑惑,現在可以提問。」

其餘藩屬國國君正在猶豫時,三皇子蘇蒙立刻站出來說道:「父皇,我的領土是原先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核心領土。

帝國的軍隊在攻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為了拉攏部分當地勢力。

帝國許諾這些勢力可以建國。

現在我是這片領土的國主,是否要承認領土上如同雨後春筍般的國家。」

皇帝蘇河對於涼王蘇蒙這個問題,他感到很滿意,立刻給予解答。

「帝國當時確實承諾過,這種事情帝國不好反悔。

但現在這片領土已經不屬於帝國,要由這片領土的新主人,確認這片領土的歸屬。

但這樣做,手法有些粗糙,留下的後遺症也很嚴重。

正在瞭解歐洲歷史時,發現歐洲有一個制度,那就是聯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