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宋國公去世,皇帝陛下還親自前往弔唁。

蘇壯這種跟隨皇帝陛下打天下的老臣,他的爵位怎麼還能被收回去。」

「這可是帝國的一段佳話,宋國公蘇壯臨終前,皇帝陛下前往看望。

宋國公蘇壯的遺願就是宋國公府有能人出現,可以繼承這個國公爵位,他才允許國公爵位傳給國公府的人。

如果國公爵位府中沒有任何人能承擔,宋國公請皇帝陛下收回宋國公這個爵位。

他們府中無法承擔宋國公這個名號。

國公府確實令老國公蒙羞,皇帝陛下給予數次機會,卻沒有人表現的突出,可以繼承宋國公這個爵位。

皇帝陛下只能按照老國公的遺願,把這個爵位重新授予給能承擔爵位榮譽的人。」

「老國公的智慧讓人佩服,國公府沒有足夠的人才,即便頂著宋國公的名號,那也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給國公府遭災。

老國公主動讓家族辭去宋國公這個爵位。

陛下看在老國公勞苦功高的份上,必然會對國公府照顧有加。

第一代沒有出息,很可能第二代會有出息。

宋國公這個爵位已經拿不回來,但實力足夠,依舊可以獲得國公爵位。

國公府總會有人知恥而後勇,只要出現一個人才,國公服就賺大了。」

很多人不瞭解老國公府的內情。

他們瞭解到老國功夫的事蹟,佩服蘇壯的高瞻遠矚。

蘇壯要不是在建國之後,健康情況快速崩塌,他將會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這場戰爭,皇家陸軍三個名額,皇家海軍一個

名額。

按照皇家陸軍和皇家海軍立下的功勳,這個名額分配比較公平。

皇家海軍只是統帥獲得分封,這符合之前的慣例。

但我記得皇家陸軍,派出三支軍隊攻打歐洲,怎麼有一支軍隊顆粒無收。」

「這種情況,不用猜都知道,一定是那支軍隊沒有亮點。

分封諸侯王,完全按照功績。

這位統帥的功勳太少了,沒有辦法與湘王相比。

這是極為丟臉的情況,我想那位統帥一定會感到羞愧。」

「我比較好奇,其他人都是國公,湘王為什麼直接從侯爵直接跨越到王爵。」

有人提出這個疑問,很快就有人給予解答。

「這種情況不經常出現,但大家也應有所耳聞。

這種情況就是立下的功勞太大,直接跨越了國公的門檻,成為王爵。

我想除了明面上的情況,湘王應該還是做了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爵位才會違反常理。

這種情況也說明,帝國選拔人才的方式不古板。

遇到表現卓越的人才,帝國會破格提拔。」

「朝廷的官員已經被封完,前線的將領同樣被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