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4年(公元1657年),五月十九日。

第十九軍第一師師長周振宇坐在汽車內,看著第一軍的戰車和自走火炮,他羨慕的不斷吞嚥口水。

第一師這樣做,冒著很大的風險。

路上真遇到敵人攔截,他們的傷亡會很大。

如果換上第一軍,這個完備的機械化軍隊,根本不用擔憂敵人的中途攔截。

他們穿過營帳外圍,來到中軍所在的位置。

周振宇師長鳴笛,示意其他車輛立刻停車。

他下車指揮第一師全體下車,列好佇列。

汽車把車上的軍人放下,他們立刻前往營帳外圍。

周振宇師長知道第一師不擅長機械化行軍,在內行眼中他們破綻百出。

他沒有必要把第十九軍弱勢的一面展現出來。

戰力排名靠前的王牌軍,本來就瞧不上他們這些二線軍隊。

想要為自己證明,透過實實在在的戰績,這才能讓所有人信服。

周振宇師長剛讓部下排好隊,他就看到魯晨陽統帥等眾多軍隊高層前來迎接。

他知道這不是迎接自己這個小小的師長,而是自己作為代表,兩軍正式會師。

魯晨陽統帥在營地前舉辦了簡短的歡迎儀式,完成兩軍的會師。

他沒有因為周振宇地位低下,就給這個人臉色看。

他要看在武鳴統帥的面子上,畢竟能拿到一路軍的統帥,都是有著極深背景的人。

魯晨陽統帥等軍中高層表現的還可以。

第一軍軍長陳忠文、第二軍軍長張雲清、第七軍軍長莊仁義完全沒有給周振宇好臉色。

他們品級高於周振宇,更關鍵的一點,周振宇的前來,就是為了分他們唾手可得的軍功。

每每想到這件事,他們都恨得想要把牙齒咬碎。

周振宇師長也能明顯感覺到他們的態度。

他在來之前,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

武鳴統帥為什麼讓他們急行軍趕到維也納。

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兩軍儘快會師。

武鳴統帥好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介入維也納戰爭之中。

他們這個做法,肯定不是太光明磊落的事,別人鄙夷也是很正常。

周振宇師長在戰爭結束之前趕到這裡,他就已經完美的完成任務。

會師儀式完成之後,周振宇他們被安排在營地的角落。

他給武鳴統帥彙報任務成功的訊息時,還觀察營地中的情況。

他發現魯晨陽統帥指揮軍隊,對神聖羅馬帝國的都城維也納,看似攻城很激烈,其實根本沒盡全力。

軍中大量的火炮都沒有動用,白元貴統帥採用特種彈,攻破莫斯科的方法也沒有借鑑。

周振宇把他觀察到的情況,也透過電報發給武鳴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