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能聯合在一起,那是覺得風險可控,還有極多的期望收益。

現在各國基本都會明哲保身,很多國家都有小心思。”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聽完之後,他心情更加低落,只是說道:“儘量試一試。”

………………………………

哈多維·馮·哈布斯堡公爵帶著使命,前往法蘭西巴黎。

歐洲同盟軍被大華帝國皇家陸軍全殲,大部份人選擇投降的訊息,根本隱瞞不住,飛速的在歐洲地區擴散。

這個訊息給歐洲各國帶來極大的恐慌。

之前還有信心擋住大華帝國的人,現在信心完全崩塌。

糧食和火槍彈藥的價格,在飛速的上漲。

哈多維·馮·哈布斯堡公爵的馬車,走在法蘭西的道路上。

他在沿途看到,很多神聖羅馬帝國的權貴,選擇逃亡到法蘭西。

法蘭西各地瞭解到歐洲同盟軍大敗,大部分人都被俘虜。

很多參軍家庭的百姓,日夜前往教堂祈禱,祈求自己的家人能安全回來。

法蘭西有些地方的小領主,他們聽聞歐洲同盟軍大敗的訊息,這些人已經不相信法蘭西能保證他們的安全。

這些小領主選擇抗稅,他們要自己保衛自己的安全。

哈多維·馮·哈布斯堡公爵看到這種情況,他一點都不意外。

他簡單研究過大華帝國的情況,那裡是高度集權的國家。

尊貴的皇權統治力能直達鄉村,這個國度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忤逆皇權。

歐洲各國的情況完全不同,歐洲是分封的貴族制。

分封之後的人,只對自己的貴族負責,而不是對國王負責。

教會統治時期,這些人是貴族,王國統治時期,這些人依舊是貴族。

哪怕是大華帝國到來,依舊允許他們統治地方,這些人也不會進行太激烈的反抗。

哈多維·馮·哈布斯堡公爵看到過大華帝國的兵法,其中有一句是軍民同欲者勝。

歐洲各國上下不同心,各國也有自己的利益。

哪怕是到了生死危機的時刻,那也很難再度聯合起來。

哈多維·馮·哈布斯堡公爵來到巴黎,他在第一時間沒有見到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

他就知道這次談判,一定是非常困難。

………………………………

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的邀請下,英吉利、神聖羅馬帝國、俄國、西班牙、德意志聯邦等歐洲大小國家,再次前來巴黎商討歐洲各國的命運。

眾人剛聚集在一起,德意志聯邦的代表立刻指責道:“歐洲同盟軍覆滅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海軍在短時間內敗亡,失去了制海權。

如果制海權掌握在我們手中,大華帝國皇家陸軍不會從奧地利地區登陸。

歐洲同盟軍至少能撤回奧地利地區。

我們手中有著百萬軍隊,不會到現在這麼危急的時刻。

德意志聯邦國力弱小,上次已經派出全國能調動的青壯。

現在無力抽調更多的兵力,我們總不能讓女人和老幼上戰場。”

德意志聯邦代表一開口,他先把鍋甩給英吉利海軍,同時把自己國家摘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