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2年(公元1645年),七月八日。

第九騎兵師師長高大升看著前方巨大的要塞,直接把烏拉爾山脈最大的山口擋住。

要塞與附近的山上,佈滿了俄軍修建的炮臺。

這些炮臺使用老舊的前膛炮,但他們居高臨下。

哪怕是發射霰彈這種威力不強的炮彈,那也會造成極大的傷亡。

特別是他們騎兵有更重要的任務,不應該成為炮灰。

這裡是極為關鍵的位置,越過烏拉爾山脈,就是無險可守的東歐平原。

俄軍肯定會拼命死守烏拉爾山脈。

第九騎兵師與第十騎兵師,在庫茲涅茨克戰役,只是負責追殺逃跑的俄軍。

騎兵師圍剿這些殘軍,取得極大的戰果。

除了很小一部分逃到烏拉爾要塞,大部分都被騎兵師俘虜。

這只是微不足道的功勳,騎兵師更大的任務,那就是趁著俄軍在西伯利亞地區勢力真空,徹底消滅俄國的勢力。

這片區域是西伯利亞平原地區,騎兵師更適合在這片地區馳騁。

第九騎兵師與第十騎兵師以團為單位,奪取西伯利亞各地的戰略要點。

騎兵師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為第十九軍的後勤補給線護航。

俄國勢力大規模進入西伯利亞地區,只有幾十年的歷史。

他們在各地的統治不穩固,強大的騎兵師出現,當地的土著部落會選擇臣服大華帝國。

西伯利亞地區的中小型遊牧部落,他們的生存智慧就是臣服於強大的勢力。

更何況西伯利亞地區冬季極為嚴寒,這裡降水不多,無法種植作物。

牛羊等畜生又很難度過冬季。

環境的因素導致西伯利亞地區地廣人稀,這片地域多種人口,都沒有西安這一座府城的人口多,這裡很容易統治。

高大升看了一眼烏拉爾要塞,他帶少量的騎兵師遊蕩在要塞附近。

他的目的就是監視烏拉爾要塞的情況。

同時切斷烏拉爾要塞與西伯利亞地區的聯絡。

這樣西伯利亞地區的俄軍,他們各自為戰,失去了統一的指揮。

騎兵師以團為單位,可以輕易消滅盤踞在某一個地方的俄軍。

高大升師長看著前方的烏拉爾要塞又向騎兵師這裡開炮。

他帶領騎兵在山腳下徘徊,要塞上的火炮射程根本沒有那麼遠。

俄軍選擇這麼做,就是為了挑釁騎兵師。

高大升感覺要塞裡的俄軍,為自己壯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庫茲涅茨克戰役,俄軍敗得太慘。

十五六萬俄軍,只逃回去一萬多人。

烏拉爾要塞裡面的俄軍,在騎兵師剛來的時候,還準備以多欺少。

他們被高大升帶領騎兵師,狠狠的教訓一遍。

要塞內的俄軍,知道自己的實力後,他們只敢龜縮在要塞內。

高大升想要狠狠教訓要塞內的俄軍,他卻無能為力。

“咱們全是騎兵,又沒有僕從軍跟隨,要塞裡面也沒有內應。

只靠我們這些兵力,俄軍從要塞走出來,還能教訓他們。

這些俄軍龜縮在要塞內,俄軍拿我們沒有任何辦法,我們拿俄軍也沒有任何辦法。

我給馬祥麟寫信都快半個月了,第十九軍還沒有動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