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帝國文武分治,文官與武將一直鬥爭不休。

除了在一些重大問題,選邊戰隊會影響皇帝對其的看法,文武能達成一致。

在大部分涉及到文武兩方利益時,文官與武將都會爭論不休。

曲天聽到這句話,對他基本沒有幫助。

文官與武將出現爭端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現在大都督府實力強悍,只要沒有被抓到把柄,根本不懼怕文官的指控。

現在可不是大明,武將需要給文官當奴才。

“陶兄,這種情況很常見,你是在京城待的不長。

只要再待長一段時間,對於這種事情你就見怪不怪了。”

曲天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陶桂帆這人太不爽利,汽車的速度很快。

他在不說明白,汽車就進入皇宮了。

陶桂帆必須在皇宮下車,到時候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曲老弟對於文武之爭不感興趣,那為兄就談一談大都督府內部的爭端。”

陶桂帆先是了寒暄幾句,隨後話風一轉,把事情轉向大都督府內的鬥爭。

曲天聽到這句話,他神情一震。

他預感京城之中有一個大漩渦,沒想到卻是大都督內部的爭端。

他做出一副傾聽的模樣,等待陶桂帆說出具體的情況。

陶桂帆不由自主的壓低聲音,道:“現在大都督府內部,對於帝國接下來的戰略,分成了兩派。

一派認為應該西進,趁著中亞戰場和西伯利亞戰場取得勝利的優勢。

帝國要繼續擴大優勢,徹底打通路上絲綢之路。

讓帝國生產的大量工業品,可以透過絲綢之路沿途的國家消耗掉。

另一派認為應該南下,帝國奪下南洋等地區,為帝國帶來了龐大的收益。

北方草原的收益很少,既不能種植經濟作物與糧食,礦產資源少,生存條件惡劣。

不只是沒有產出,某些地方朝廷還需要投入重金,穩定草原的局勢。

南洋地區卻完全不同,他們有著充足的原材料市場,還能消化大量帝國製造的工業品。

應該把有限的軍力,向南進行擴張,而不是向西佔領一大片草原和荒漠。”

曲天聽著陶桂帆的講述,大部分事情是兩方勢力明爭暗鬥,進行角力的事情。

他從陶桂帆的一些話語中,能聽出來陶桂帆是支援南下的一方。

曲天在圖木府時,感受到步兵和騎兵師為了搶軍功,進行的各種明爭暗鬥。

他剛開始還以為,京城的這場爭端,只是在延續當時的爭端,只是規模更大一些。

曲天瞭解到更多的細節,他才看清楚這場爭端的本質。

那是海軍和陸軍在爭奪話語權。

南下必然會用到海軍的艦船,海軍能深入介入到戰爭之中。

透過戰爭驗證海軍裝備的武器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