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王李大壯是蘇雷的親舅舅,同時也是蘇雷今後最大可能的翻盤點。

但他卻沒有因為私事,影響自己對事情的判斷。

獅子博兔尚需全力,更何況是發動一場戰爭。

任何時候,戰爭都是最後的手段。

只有兩方所有渠道都無法正常溝通,矛盾無法調和之時,才能發起進攻。

太子蘇蜀認為現在兩國之間,還沒有發展到這種程度。

他也不能給父皇留下不好的印象。

父皇這樣詢問,很可能是對他的考驗。

如果他對戰爭都不慎重,還夾雜著個人恩怨。

這一定會讓父皇非常失望。

皇帝蘇河聽到太子蘇蜀的說法,他點了點頭,面帶笑意說道:“國之大事,為祀與戎。

任何對外進攻的決定,都要慎重的想好,是否有必要打。

戰前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有勝利的把握,才能動手。

現在這個情況,根本不符合戰爭的條件。

現在進行戰爭,除非帝國艦隊立刻撤離,拋下已經建設的奔牛道。

要不然必定會吃虧,蜀兒有什麼好辦法。

既能維持帝國的名望,又不會引起戰爭。”

太子蘇蜀看到父皇鎮定的表現,他知道父皇對於這件事情,已經有了想法。

他現在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盡力猜出父皇的想法。

太子蘇蜀想到父皇剛才已經言明,兩國之間不會發生戰爭。

排除掉戰爭這個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其餘的方法很有限。

太子蘇蜀眼前一亮,說道:“父皇,兒臣認為兩國之間發生戰爭,在沒有重大利益衝突的情況下。

大部份情況都是溝通不暢,導致戰爭發生。

兒臣認為曹王李大壯對於奔牛道很有想法。

但只要父皇出面,透過電報與曹王李大壯直接聯絡,這場誤會迎刃而解。

曹王李大壯與父皇私交很好。

曹國又在多項領域,有求於帝國。

曹王李大壯哪怕是感到再憋屈,他也不敢直接動手。”

皇帝蘇河考驗太子蘇蜀,結果令他很滿意。

太子蘇蜀有一雙慧眼,他能直指問題的核心。

皇帝蘇河用力的拍了拍太子蘇蜀的肩膀,高興的說道:“蜀兒,你這個方法很不錯,就是有些保守了。

朕確實要與曹王李大壯談一談,但卻不只是與他一人談。

趙王蘇熊、魏王蘇虎、祁王蘇山、襄王蘇鯉都會加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