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第三次移民潮(第2/5頁)
章節報錯
朕會命令海關等有關衙門,必須要查缺補漏,總結經驗。”
左都御史李元正彙報完走私大案,他帶著整頓都察院的旨意,離開乾清宮。
皇帝蘇河批閱完眼前的奏疏,他像貼身大太監周方志詢問道:“小周,今日還有什麼事情?”
周方志在一旁,恭敬的彙報道:“陛下,新任戶部尚書李巖想要求見陛下。”
“見一見吧!”
“臣遵旨,陛下請稍等片刻。”
李巖這個名字,皇帝蘇河還是較為熟悉。
他在原本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屬於李自成團隊中,少見頭腦清晰的戰略人才,只是得不到重用。
李巖加入時,蘇河的隊伍已經取得絕對優勢,一位謀臣已經影響不到戰局的發展。
李巖也沒有走謀臣路線,而是正常走文官路線。
他在文官道路上,才能明顯更中庸,但卻走得極穩。
皇帝蘇河關注到李巖時,他已經官拜工部左侍郎。
這次古千道出事,皇帝蘇河選擇提拔與各方勢力都沒有明顯瓜葛的李巖。
乾清宮外,穿著大紅官服的戶部尚書李巖,他向周方志公公道謝道:“感謝周公公的幫襯,巖在之後必有重謝。”
周方志公公微笑著點點頭,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李尚書,陛下正在乾清宮等著,請不要讓陛下久等。”
李巖略微調整儀態,他走近乾清宮。
這是他成為戶部尚書之後,第一次單獨受到皇帝蘇河的接見。
李巖都沒有想到,戶部尚書這個關鍵職位,竟然能落到他的頭上。
他這也算是簡在帝心。
這與他奉行明哲保身的做事態度脫不開。
任何一個心中有抱負的帝王,絕對不會允許大臣結黨,侵犯到皇權。
李巖看著朝廷渣渣呼呼的那些人。
他作為一個局外人,看他們起高樓,看他們宴賓客,看他們樓塌了。
他漸漸也看明白,皇帝蘇河的做法。
皇帝蘇河胸有溝壑,想出太多的治國理政之道,他卻不知道哪一條道路,更加適合帝國。
皇帝蘇河執行一個笨辦法,慢慢試著來。
試成功了,主事的官員就會高升。
錢明義、林文靜、韓翠柏就是這樣升上來。
搞出問題,那就是這些官員的錯,把這些官員罷黜,有問題的政策自然就能調整過來。
李巖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他在官場上絕不冒頭,一直奉行著蕭規曹隨,做一箇中庸的官員。
這樣升的慢一些,但絕對不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