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元由於身體不好,任職年限也已經達到,他致仕後前往大華軍事學院教書。

周方志公公把大都督府兩人送進乾清宮,他又透過三言兩語同三位內閣大臣拉近關係,讓他們進入乾清宮。

內閣大臣韓翠柏因為受到李志升連累,一直有傳聞,他會很快致仕。

哪怕是這樣,周方志公公也沒有任何冷遇。

他知道某些大臣可能會在一時失勢,但只要沒有被問斬,都有起復的希望。

在人落魄時,對他落井下石,這是小人行徑,風險太大,智者不可取。

六人陸續來到乾清宮中,他們按照各自的地位站好隊形,向著皇帝蘇河行禮。

他們聽到皇帝蘇河平身賜座的旨意,這才坐在屬於自己的座位上。

首相錢明義站起身,行禮之後問道:“陛下,召臣等前來,有何事要諮詢?”

皇帝蘇河表情嚴肅道:“無規矩不成方圓。

皇室想要傳承有序,必須要對皇子進行鍛鍊,確定皇子授官制度。

朕不止要考慮今後數十年的變化,還要考慮這項制度框架的完整,可以讓後世子孫,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調整。”

首相錢明義聽到皇帝蘇河談及皇子授官制度。

錢明義很聰明,他知道這件事情答不好,不只是他本人倒黴,他的家族下場也會非常悽慘。

他立刻惶恐的行禮道:“陛下,臣等外臣,不適合參與到陛下的家事之中。”

皇帝蘇河呵呵一笑,道:“朝堂上很多文官,都在說朕的家事即國事。

之前說家世即國事,現在話風一轉,就想把這件事情推出去。”

首相錢明義腦門上漸漸淌出細汗,這個話題無法回答。

他只能恭敬的說道:“臣惶恐。”

皇帝蘇河看到這些人的表現,他確實無心參與這件事,就怕自己和家族,在今後被秋後算賬。

他擺了擺手說道:“朕也不難為你們,皇子受官的大概制度,朕已經確定好,你們幫朕填補一下漏洞。”

首相錢明義等人聽到這句話,他們才鬆了一口氣。

他們很快等到,周方志公公拿著幾張紙,放在他們身前的桌面上。

馮三秋沒有那些文官彎彎繞繞的東西。

他立刻翻開,皇帝蘇河設計的皇子受官制度,第一步就是涉及大都督府。

皇子在成年或是接近成年,把他們送到軍隊中鍛鍊一兩年時間。

讓這些皇子瞭解到其他地方的風土人情,觀察一下人間的險惡。

馮三秋很快看完,他暗自佩服皇帝陛下。

這份方案,軍方指示開始時露面。

皇子參軍之後,既能培養他們的能力,又能讓他們成為一個知兵之人,遇到打仗時不會說出愚蠢的話。

皇子們從軍中退役,那就再也不能在大都督府任職。

皇帝陛下對於軍權牢牢攥在手中,絕不允許任何人窺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