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歸國的影響(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大皇子蘇蜀歸國,這個訊息直接打斷了林文靜的安排。
他們都知道,大皇子跟隨帝國皇家海軍艦隊環遊世界。
這件事情剛開始,還有官員在討論。
但隨著時間緩緩過去,除了那些心學門徒之外,很少有人會關注大皇子怎麼樣?
因為大皇子影響不到他們的仕途。
現在卻完全不同,大皇子歸國,他經歷了海外的那些事,對海貿的看法,肯定不會是厭惡。
特別是瞭解到,大皇子明日會上朝。
可以上朝旁聽朝政的皇子,這已經表露出皇帝蘇河的意見。
他們這些人必須要考慮到大皇子對局勢的影響。
內閣大臣林文靜從回憶之中恢復過來,他看著書房內亂糟糟的情景。
他用手敲了敲桌子,發出砰砰的聲音。
“眾位仁兄,我們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期,現在是隱而不發,還是拼出全力,解決那些南方佬。
大家要商議出一份行動準則,一旦開始行動,那就不要後悔。”
林文靜這句話一出口,書房內嘈雜的聲音更甚以往。
眾人之間互相商討利弊,開始有一些爭吵聲,隨後爭吵聲漸大。
有人點起了第一根菸,不久之後書房內就煙霧繚繞。
有一些分歧,但他們都是人精,知道現在已經是最關鍵的時刻,現在還內鬥,那等待他們的只有滅亡。
林文靜一隻手敲著桌子,一隻手彈著菸灰,做最後總結。
“諸位仁兄已經達成共識,我們作為儒家正統,必須要支援太子,誰是太子支援誰。
儲君之爭,我們不再多摻和。
心學那些老學究,早已經把位置佔好。
其他的皇子,也有很多人燒冷灶。
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哪一位皇子上位,都必須透過我們治理國家。
明日早朝,我們把原定計劃推遲。
大事要緊,但也要等大皇子蘇蜀表現完,我們絕不能喧賓奪主。
我們不需要摻合儲君之爭,但也不能得罪任何一位皇子。”
林文靜說完,書房中的隱隱陸續離開,他們遮掩蹤跡,回到自己家中。
對於這種情況,林文靜一點都不意外。
從漢朝以來,儒家從來沒有拼盡全力支援某一個人當皇帝。
支援儲君在儒家看來,全部都是個人行動。
林文靜擔任少府令時,他經常與皇帝蘇河接觸。
他知道皇帝蘇河的底線在哪,皇帝蘇河絕不能容忍有一支勢力,能操控太子的人選。
林文靜能從一個窮書生,成為龐大帝國的內閣大臣,他唯一的優點就是有自知之明,從來不碰觸任何人的底線。
………………………………
內閣大臣武弘義正在府裡,舉著甘蔗酒,他與同僚敬酒慶祝。
南洋商會代表李星閣起身,敬杯酒給內閣大臣武弘義。
他感慨的說道:“武大人是帝國的大好官,一直都為民辦事。
我們這些草民,之前遇到一名小吏,都要低聲下氣的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