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儒家一直在變(第2/4頁)
章節報錯
不要把一個複雜的勢力,簡單化、臉譜化。
這樣你的對手將會十分龐大,自身就會氣餒,一點都感覺不到勝算。
任何團體都是由共同的利益促成,他們內部也有著利益糾紛。
只是遇到外敵,短暫的團結起來。
看問題的本質就是盯著利益,哪一方可能獲利,最終由哪一方獲利。
它必定與這件事相關。
想要解決一個問題,必須要梳理這其中繁雜的利益。
士人與商人之爭,看是兩個群體的爭端,維護自身的利益。
本質上可不是這個情況。
前朝九成的稅,都是由底層農民繳納。
朝廷上的諸公,誰又關心農民的利益。
這件事的本質,就是海外派與本土派之爭。
叫得起勁的商人,都是掌握數十艘大海船,他們壟斷著海外貿易。
那些士人背後也有商人,只不過是本土的工廠主。
這件事情爆發的原因,那就是本土的工廠主,生產了大量的工業品。
他們賺的錢,竟然沒有那些出海的商人賺的多。
這些工廠主聯合起來,透過自己一方的官員,鼓動朝廷對出口徵收重稅。
他們還要讓朝廷,對部分商品進行管制。
例如青黴素、青蒿素、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藥品。各種鋼管、紡織機等器械。
這些都是出海的高利潤商品,把這些禁掉,就能讓出海的商人元氣大傷。”
蘇蜀聽到父皇說完,他直接震驚的瞪大嘴巴。
“父皇,這怎麼可能。
士人的背後應該是傳統儒家,他們都是讀書人,怎麼可能是那些被煤灰燻黑的工廠主。”
皇帝蘇河看到兒子蘇蜀,都驚訝的站起身。
他哈哈哈一笑,蘇蜀裝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樣,現在才露出青少年的莽撞。
大皇子蘇蜀立刻意識到他失態,給父皇鞠一個躬之後,默默站在一旁,聆聽父皇的教誨。
皇帝蘇河看到兒子恭敬的站在一旁,等待他的教導。
他喜歡給兒子們傳授經驗,教導他們成才。
不只是大皇子蘇蜀,二皇子蘇雷他也經常教導。
皇帝蘇河要吸取明朝的教訓。
明朝兩次皇帝斷嗣,需要尋找藩王繼位。
明朝除了嫡長子之外,藩王都是當豬養。
嘉靖還是一位合格的皇帝,他也是一位能折騰的皇帝。
崇禎就是手高眼低的微超大師,自詡為明君,卻最能瞎折騰的皇帝,專門痛擊己方隊友。
皇帝蘇河要不是遇到崇禎這個對手,他起勢還需要多付出幾年時光。
前首相王仲策就銳評過崇禎皇帝。
這個位置上,哪怕是放一隻豬,什麼事情都不折騰,大明也不會亡的那麼快。
皇帝蘇河只是略微愣神,他繼續教導兒子。
“蜀兒,你這就是形成了思維定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