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數礦工生活的村鎮,能影影綽綽有些人口。

要不然蘇蜀還以為,這是一片荒涼未開發的地帶。

蘇蜀正感慨祁國西海岸荒涼時,他看到一個繁華的港口。

數艘萬噸鋼鐵巨輪,排隊出入一個小型港口。

港口上的蒸汽起重機,正在向貨輪上面堆放,一箱箱的礦石。

蘇蜀看向這些貨輪上的旗幟,只有帝國少府旗下的遠洋運輸公司和祁國遠洋運輸公司,這兩家公司旗下的貨輪。

陸元琪參謀看到這個港口,他高興的說道:“這就是祁國最大的貨運碼頭。

它的規模其實不大,但卻供應著帝國近半的硝石。

哪怕是為了硝石的穩定供應,帝國都絕不會讓這裡出事。”

蘇蜀也認可這句話,硝石的產量,關乎著火藥和化肥的產量。

這兩項產業都極為重要,他如果是帝國皇帝,絕不會讓這裡出事,影響到帝國這兩大產業。

就是因為硝石太過重要,只能由國家官辦的公司壟斷硝石採購。

民間的商人們沒辦法參與利潤最高的硝石生意,祁國西海岸又不發達。

這才是少有商隊的船,前往這裡的重要原因。

商人們都是逐利的人,他們很精明。

多花費很多時間和燃料,還要付出貨船的折損。

卻不能以極高的價格,購買到珍稀的商品,他們根本就不想做這件生意。

帝國皇家海軍艦隊沒有在碼頭附近停留。

貨運港口內除了礦石之外,根本沒有其他的貨物。

艦隊在魯港之時,早已經提前採購了充足的貨物。

艦隊不缺貨物,總不能前往貨運碼頭購買礦石。

艦隊繼續南下,不久之後,蘇蜀就看到前方有一片細碎的島嶼。

艦隊已經來到美洲最南端,越過前方的海峽,就能前往美洲東海岸。

這個漫長的航線,走得很不容易。

怪不得曹國把主意打到運河身上。

曹國西面與東面距離不長,但卻無法直接連通,需要繞過上千公里,走十幾倍的路程,才能趕到目的地。

這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極為頭疼的事情。

蘇蜀看著身上的毛皮大衣,他看著前方的海岸邊,出現的浮冰。

他知道以赤道為中心,北方與南方四季顛倒。

位於北美的趙國,他的天空上飄起鵝毛大雪,正值臘月隆冬。

位於南美的魏國,天空上暴雨如注,處在盛夏的雨季。

但攤開海圖,看著圖上的經緯線,在緯度越高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極為寒冷。

蘇蜀拿起大華帝國只有少數人能看到,絕對保密的地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