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浪跟著小太監,神色緊張的走向乾清宮。

他在京城這些天,也知道陸軍與海軍這段時間的衝突。

他身為海軍將領,立場必然要站到海軍這一邊。

李平浪瞭解到這種情況,他混身滲出一身冷汗。

他這個從外面回來的小人物。

差一點就成了陸軍。打擊海軍威信的棋子。

這次艦隊前往歐洲,如果鐵甲艦戰敗。

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李平浪根本想象不出來,最差的結果,那也是海軍蟄伏數年時間。

鐵甲戰列艦計劃受到影響,很可能會被束之高閣。

現在這一切都沒有發生,他這一場仗打的很出色。

李平浪推測這場戰爭的結果,必然會讓更多中立的人,壓住海軍這一方。

他站到乾清宮門前,這是大華帝國的權力中樞。

他這個小人物,也有決定帝國走向的機會,真是榮幸至極。

李平浪在海軍賓館等待皇帝陛下召見時。

他之前的朋友秘密來會見他,已經提前透過氣。

現在陸軍和海軍的命運,正走向十字路口。

在帝國沒有進入戰爭狀態時,每年的軍費定額都差不多。

海軍想要推進鐵甲戰列艦製造計劃。

每一支戰列艦編隊,至少需要一千萬兩銀幣的費用。

海軍真正推行鐵甲戰列艦計劃,每多一支戰列艦編隊,都會擠壓陸軍的軍費。

陸軍有著全面進軍東歐平原、伊朗高原、印度地區的戰略。

大華帝國的國家戰略,一旦偏向海軍方向,陸軍這些戰略必定受到影響。

陸軍將領的晉升,沒有戰爭的促進,將會步入極為緩慢的程度。

這種情況,那是陸軍絕對不能忍耐的事。

一旦讓海軍發展起來,又必然會搶奪陸軍的話語權,讓他們失去老大哥的地位。

陸軍必然會全力限制海軍的發展。

兩軍已經沒有了迴旋的餘地。

李平浪走近乾清宮,他看到乾清宮兩旁,坐的都是決定帝國命運的重臣。

皇帝蘇河坐在最上面的龍椅上。

李平浪立刻鞠躬行禮道:“臣李平浪,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蘇河笑著吩咐道:“李愛卿平身。

這次李愛卿率領鐵甲艦前往歐洲,鎮壓了所有不服之國,簽訂《倫敦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