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向陽也是侯爵,大華帝國除了軍功之外,爵位晉升極難,必須要獲得讓世人認可的功績。

他們兩個人經過簡短的寒暄之後。

聊到這段時間京城最火的蔡王吳傑。

傅修誠感慨道:“我與蔡王吳傑共事多年,沒想到他竟然會賣官,還不是散官,而是有實權的官。

蔡王吳傑這麼做,會把整個國家體系搞亂,我不太看好這個做法。

文官十年苦讀,科舉取士,一路異常艱辛。

武將馬革裹屍,用命拼殺出前程。

現在只靠幾兩碎銀,就能獲得同等待遇,這實在是太傷人心了。”

曲向陽聽到這句話,他卻笑著說道:“治大國如烹小鮮,如同帝國這樣的大國,出臺一項政策,必須要考慮方方面面。

蔡國只是一個彈丸小國,治理他會比較輕鬆。

俗話說船小好調頭,哪怕是出現問題,蔡王吳傑也能及時調整。

蔡王吳傑透過這種方式,籌集大量的建國款項,他也是被逼無奈。

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錢怎麼可能建國。

蔡國處在沙漠之中,單單是養活移民,都需要大筆開支購買糧食。”

他們兩人又聊了許多,近期出現的事件。

兩人性格都較為直爽,越聊越投機。

傅修誠直言不諱的請教道:“曲兄,我上任要選擇一名師爺,您有什麼好建議。”

曲向陽說道:“選拔師爺的訣竅很簡單,只要是通讀十年以上各種書籍,不是書呆子,都能勝任師爺的工作。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信任。

家族出身的文官,一般選擇同族或是家族的盟友,出身的師爺。

同一學派的文官,一般會選擇同一學派出生的師爺。

身邊沒有熟悉的人,只能選擇陌生人,也就是傅兄現在的情況。

我推薦選擇科舉多年,依舊落榜的寒門秀才。

舉人都不是的秀才,他想要當官,最好的辦法就是走師爺這條路線。

想從最底層熬上來,那可是比科舉還難。

寒門子弟,背景較為乾淨。”

傅修誠拱手道謝:“多謝曲兄的指點,我已經明白怎麼選擇師爺。”

………………………………

傅修誠一家人,登上前往隴西縣的火車。

他看著妻子正在安撫,上火車之後不適應,正在哭鬧的兒女。

他這一雙兒女出生時,還領兵在外作戰。

現在孩子已經六歲,卻與他只匆匆見過幾面,現在一點也不熟。

傅修誠身旁,還有一位比他大兩三歲的讀書人,正在一旁候著。

這正是他選擇的師爺李白芍。

這個寒門出身的師爺,一身文采還不錯,就是出身低微,沒有學到應試技巧,科舉總是不過。

李白芍身家清白,不會是其他勢力的暗諜。

他的目的也很明確,擔任幾年師爺,積累到足夠功績,有希望下放成為一縣之主。

正是這個原因,才會讓很多科舉不第的人,爭相成為師爺。

李白芍這段時間陪同他,一起做上任前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