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升一條條反駁少府令李天魁的政策。

他言語中對李天魁非常不客氣。

他不知道皇帝蘇河看中這三項政策中的哪一項。

李志升自認為還算有良知的官員,他覺得這三項政策,全部都無法實施,肯定要極力反對。

特別是寶鈔,李志升堅決反對。

在他的印象中,寶鈔這種東西危害太大,產生的效果極為負面,沒有有利的一面。

大明寶鈔災年時,擦屁股都嫌硬,寶鈔根本買不到任何物資。

以皇帝蘇河平時的手段,真的發行寶鈔,官員的俸祿至少有一半會改成寶鈔支付。

李志升都能想到,到了那時,官場上肯定會怨聲載道。

誰都不想讓自己的俸祿消失一半。

到時候錢荒沒有治理好,還會引出更大的麻煩。

李志升談論這個政策時,也不是一帆風順。

他數次停下與李天魁辯論幾句,直到把李天魁駁斥得啞口無言。

李志升說完之後,再次鞠躬致歉道:“陛下,這件事情太重要,臣不得不謹慎。

臣在剛剛與少府令爭論,無視君前禮儀。

請陛下原諒臣君前冒失之罪。”

皇帝蘇河擺了擺手說道:“討論政事,難免有激動的時候。

朕從來不以此事論罪。”

蘇河示意李志升坐下,他向眾臣詢問道:“關於錢荒,李愛卿已經提出他的看法,眾位愛卿有什麼良策。”

內閣大臣和六部尚書都沉默不語。

戶部尚書錢富文因為兒子錢明義,已經請辭歸鄉,正在走流程。

他等新的戶部尚書返京,接替他的位置,就可以辭官歸鄉。

戶部主管錢糧,錢富文也沒有站出來,討論相關政策。

首相王仲策看到其他人都沒有發言。

他站起身說道:“陛下,剛才李天魁已經向臣等介紹錢荒的危害。

錢荒的問題,必須儘快解決。

但朝廷也不能操之過急,臣建議多管齊下。

以治本為主,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讓工部去全國各地探礦,大力開採礦產的同時,倡導百姓不要囤積銅幣和銀幣。

能一針見效的解決辦法,臣現在還沒有想出來。

請陛下允許臣與內閣其他大臣商討出解決辦法,再向陛下彙報。

關於寶鈔,臣認為李大人反應有些過激。

寶鈔不失為是一個好方法,臣認為暫時解決錢荒,可以用寶鈔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