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諾維科夫侯爵作為沙皇的特使。

無論在任何時刻,他都應該保持優雅。

但是《炎黃日報》記者提出的問題,直接讓他破防。

大華帝國的日曆與俄國日曆有些差別,但他們從庫茲涅茨克離開,過去了多少天,他記的清清楚楚。

更何況現在是冬季,在這裡都需要裹著棉衣出行。

庫茲涅茨克那裡將會更加嚴寒。

奧列格·伊萬諾夫侯爵絕對不會如此不智,在沒有準備好之前,下令大軍發起進攻。

難道是大華帝國軍隊,主動向俄軍發起進攻。

這種可能性很大,但卻不太符合常識,更加不符合他根據收集到情報的推斷

卡爾·諾維科夫侯爵親自體驗大華帝國的情況,他才意識到,大華帝國的強大。

沙皇與國內的大貴族,他們對於大華帝國的認知都很膚淺。

很多人都認為,大華帝國的實力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差不多。

俄國與大華帝國發生衝突,最多就是互有勝負,戰爭陷入膠著之中。

哪怕是稍遜一籌,丟掉遠東地區的殖民地,但獲得英吉利和法蘭西的援助,帝國也不虧。

大華帝國如果實力佔上風,他們更應該在冬季之後,再向前線發起進攻。

這樣大華帝國取得的戰果將會更大。

卡爾·諾維科夫侯爵不知道前線發生什麼變故,才會讓大華帝國主動發起進攻。

炎黃日報的記者,看到卡爾·諾維科夫的表現,他立刻用相機抓拍卡爾·諾維科夫的表現。

這個照片很可能會名流青史,成為今後所有後輩需要瞻仰的照片。

阿賽德·買買提都沒有想到,卡爾·諾維科夫作為使者,他會變得這麼狂躁。

他只能簡要給卡爾·諾維科夫介紹這次戰爭的情況。

還以一百兩黃金的價格,賣給卡爾·諾維科夫一份報道這個戰役的報紙。

這筆收入不用上交,是他自己賺到的外快。

卡爾·諾維科夫侯爵聽到阿賽德·買買提的解釋,只是大華帝國與哥薩克騎兵發生小規模衝突。

不是他想象的大戰,卡爾·諾維科夫侯爵心情很快平復下來,回答記者的提問。

“關於這件衝突,本使感到很遺憾。

兩國之間,本應該透過互相交流,彌合兩國之間的誤會。

這也是我們使團,前來大華帝國的使命。”

卡爾·諾維科夫侯爵應付完炎黃日報的記者。

他立刻叫來翻譯和喬治·約翰遜伯爵與安德烈·馮·迪倫伯爵。

卡爾·諾維科夫侯爵把他了解到的資訊,簡要的說一遍。

翻譯也以最快的速度,翻譯出報紙上的資訊。

喬治·約翰遜能作為英吉利的使者,他不只是懂俄語,俄文也非常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