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大臣曲向陽,受到皇帝蘇河的召見,來到乾清宮。

皇帝蘇河看著一臉疲態的曲向陽,他詢問道:“曲愛卿,百家爭鳴大會即將結束,你認為這次的百家爭鳴大會,效果怎麼樣?”

曲向陽聽到皇帝蘇河問出這個問題。

他心裡在掙扎,臉上也浮現出糾結的表情。

他作為百家爭鳴大會的主辦人。

這次百家爭鳴大會,舉辦的效果不好,那是他的能力不行。

大會的成效就在那裡,曲向陽硬著頭皮說,百家爭鳴大會舉辦的效果很好。

他也不敢這麼說,這就是把自己的把柄,交給其他人。

皇帝蘇河看到曲向陽糾結的表情,他笑著說道:“曲愛卿,朕想要聽實話,有什麼問題就說出來。

帝國是第一次舉辦這種活動,誰都沒有經驗,出現一些問題,那也是情有可原。”

曲向陽聽到皇帝蘇河這麼說,他這才放心下來。

“陛下,臣認為官方不適合舉辦這種活動,至少現在不適合。

現在百家的思想,都沒有發展起來。

讓他們進行爭鳴,那也爭不出來個子醜寅卯。

更何況思想非常唯心,沒有標準答案。

他們全靠辯才爭論,與學派的思想深度沒有任何關係。

臣認為想要看這些人能否治國,還是要看實效。

指望辯論爭出高低,基本不可能。

百家爭鳴大會,臣認為朝廷沒有繼續舉辦的必要。”

皇帝蘇河聽著曲向陽的建議,他臉色沒有絲毫變化。

早在提出舉辦百家爭鳴大會,皇帝蘇河就知道,百家之間很難爭出高低。

唯心的思想,只要有人堅信它是正確,其他人很難找出破綻。

皇帝蘇河舉辦百家爭鳴大會的目的已經達到。

儒家一家獨大的形式已經被打破。

儒家再也無法形成統一的文官勢力,他們想要架空皇權,難度急劇增高。

大華帝國取代大明,皇帝蘇河當然要改善大明朝暴露出來的弊病。

對於皇帝來說,大明朝中後期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皇權旁落。

文官可以隨時封駁皇帝的旨意,沒有文官的配合,聖旨不出紫禁城。

正趕上大華帝國前段時間,黨爭異常的激烈。

皇帝蘇河一石多鳥,透過百家爭鳴大會,解決很多問題。

之後百家爭鳴大會的命運,他就不再關注。

百家如果因為這個大會不錯,他們可以自行籌備。

皇帝蘇河語氣平淡的說道:“這件事,朕知道了。

朕舉辦百家爭鳴大會,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給皇子們找老師。

曲愛卿是否發現哪一家能力比較突出,可以給朕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