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蘇河看著眾人極為緊張的樣子。

他聽著儒家孟子學派李思源,還在臺上誇誇其談。

這人也有一些水平,他的思想體系極為自洽。

不是那種胡言亂語,完全不用理會的東西。

李思源講述的內容,仔細品味還有一定的正確性。

他有一定的水平,加上大逆不道之言,這才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皇帝蘇河看著年長皇子們的表現。

三皇子蘇蒙握拳小拳頭,瞪大眼睛看著李思源。

他一臉憤怒的模樣,氣鼓鼓的樣子,讓人忍不住發笑。

二皇子蘇雷用手揉著鼻子,正在思考李思源的理論。

大皇子蘇蜀,基本無視李思源,他與姐姐蘇蓉正聊著天。

周圍人的反應,盡收皇帝蘇河眼底。

他聽到曲向陽的話,又看到李志升與於文和,正向他這裡靠近。

皇帝蘇河擺擺手道:“朕允許各個思想學派參加百家爭鳴大會,就能容納不同的思想。

這人既然登臺,就讓他按照流程說完。”

皇帝蘇河很開明,他知道現在大華帝國君子制,根本不會受到任何衝擊。

等到儒家孟子學派,真有可能崛起的那一天。

那時形勢必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儒家孟子學派的存在,那也有利於後代。

曲向陽聽到皇帝蘇河的吩咐,他這才鬆了一口氣。

皇帝蘇河不追究這件事,他就不用承擔責任。

李志升和於文和兩人已經來到皇帝蘇河身邊。

他們互相看了一眼,他們眼神之中,都留下慶幸的神色。

皇帝蘇河度量很大,沒有因言治罪。

他們這些儒家其他學派,就不用承擔皇帝蘇河的怒火。

於文和在心中祈禱,李思源不要繼續說出大逆不道之言。

他聽到李思源闡述完君為輕的理念,接下來說出的話,臉色頓時大變。

臉色脹得通紅,豆大的汗珠不斷從臉頰處流淌下來。

“縱觀各朝各代,英明的皇帝少之又少,平庸的皇帝佔據大多數。

各個朝代由盛轉衰,他與昏君的出現密不可分。

皇帝優秀與否,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命運,這對天下不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儒家孟子學派認為,百姓與社稷最為重要,又無法保證每一位君主都是英明的君主。

我們的治國理念,那就是哪怕出現昏君,也無法影響國家的興亡。

君為輕的具體實現辦法,那就是讓皇帝不掌握國家大權。

這樣野心家,也不會為了皇權,就掀起一場生靈塗炭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