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大會之前(第2/4頁)
章節報錯
武弘義作為一個後來者,他只能發展新的勢力,商人就是不錯的選擇。
有人提出他們繼承先秦一種與商人比較契合的學派——楊朱學派。
這個學派的思想比較極端,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為也。
這種極端自私自利,在大華帝國的環境,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武弘義立刻把提議的人,直接趕回南洋。
這種沒有大局觀的人,留在他身邊只能添麻煩。
無法傳承先秦的學派,他身為內閣大臣,不可能去捧一個不知名的小學派,那樣還不如自創學派。
最後自創學派的觀點,被所有人認同,一張白紙才好作畫。
武弘義與眾多學者最後達成一致,決定成立商家。
他根據皇帝蘇河公開獎勵模範商人的行為,確定了商家的核心思想。
商家成立之後,立刻引起其他地方商人團體的注意。
絕大多數地方的商人,他們都是依附於官員,還沒有一個官員,公開表示他會代表商人們的利益。
這些人聽聞商家的成立,他們立刻爭先恐後,想要加入商家。
武弘義樂於見到勢力的擴張,他正準備報名時,卻被大商人王森指出商家僭越的思想。
這就是行事匆忙,理論不完善的後果。
武弘義被嚇出一身冷汗,立刻終止商家的報名。
他本來是藉著商家,衝擊首相的寶座,可不希望因為思想受到牽連。
武弘義最終決定,商家的思想不完善,哪怕是晚幾年,絕對不能帶病上場。
他們一直琢磨到前天,才梳理好所有理論,確定沒有問題。
但百家爭鳴大會報名時間已經結束,武弘義只能付出人情,過來求負責籌備大會的曲向陽。
曲向陽聽到內閣五人,只有他沒有參與或是建立學派。
這裡的原因很複雜,但最重要的一點,與他的出身有關。
曲向陽出身軍伍,他在內閣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與大都督府的溝通。
他可以說是軍方在文官勢力的代表。
他們這一派的人,基本都是軍官轉業的官員。
這一派人對軍隊的影響極大。
曲向陽知道皇帝蘇河推動諸子百家復興的原因之一,就是控制朝堂上逐漸激烈的黨爭。
文官可以有思想,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皇帝蘇河絕不會允許軍隊有屬於自己的思想,哪怕是軍隊轉業的文官也不行。
曲向陽知道皇帝蘇河的底線,他絕對不會觸碰這個底線。
朝廷之中,也需要一位身上沒有所屬勢力的孤臣,為皇帝辦理一些重要的事情。
他就是這個孤臣,籌備大會這項任務,果然落在他身上。
曲向陽看著武弘義,他不知道這人為什麼這麼晚,才決定參加百家爭鳴大會。
還好這次大會正式的舉辦時間,是九月十日,還有三天時間。
以他的身份,在大會正式開始之前,讓人插個隊,完全沒有問題。
曲向陽面帶微笑道:“只要滿足參與大會的條件,這件小事我可以幫忙。
大會參與條件硬性規定,其他人都在盯著,我也沒有辦法通融。
第一個條件,你們正式在《炎黃日報》上發表過介紹學派的文章。
第二個條件,有一名正四品官員,為你們做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