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攪動地中海(第2/5頁)
章節報錯
他語氣冰冷的說道:“哪個人再不為國盡忠,這就是下場。”
“一個彈丸小國,全國兵力只有十萬人,他們竟然敢對抗帝國,我要屠盡這些自大的人。”
蘇丹立刻下令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再次整軍備戰。
他在侯賽因·巴里等青年官員的建議下,選擇前往歐洲購買一些火器,組建新軍消滅漢人。
傳統的軍隊,在漢人的火器下,哪怕是再勇武,那也改變不了戰局。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正在整軍備戰時。
閩國在西奈半島的戰俘營,第二兵團的埃及人軍官,每天都給一部分土軍講課。
他們讓這些士兵認清楚,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才是他們的敵人。
這些士兵帶著閩國資助的武器,在閩國收買的內應幫助下,回到自己的家鄉。
這些久經戰場,又經過閩國培訓和武裝計程車兵,將會給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沉重一擊。
閩國在後面幫助他們培訓軍官等人才,援助他們起義的物質。
閩國同時透過西奈半島和地中海,牽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主力。
這些起義的異族,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疲於奔命。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多民族國家,某一個族群起義,這些族群出身的官員,必然會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排斥。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會暗中戒備其他沒有起義的族群,逐漸也會逼迫這些族群起義。
………………………………
開羅城。
首相胡啟文正在向閩王張瑜亮,彙報運河的進展。
“王上,我們派遣學者考察,地中海和紅海的海平面高度相差不大。
不需要建設複雜的船閘,只需要開挖一條寬闊的運河,就能打通紅海和地中海的通道。
學者經過測繪,考察當地的土質,已經規劃好運河的路線。
利用本地原有的河流水系,減輕開挖運河的難度。
這條運河被正式命名為蘇伊士運河。
內閣已經成立好,蘇伊士運河的管理機構,只等運河開建資金到位,這條運河就能正式建造。”
“好,老胡,你辦事真麻利。”
閩王張瑜亮讚賞一句,畫風一轉說道:“本王相信以老胡的能力,運河開建資金能自籌。”
胡啟文聽到閩王張瑜亮讓他自籌開建運河的資金。
這種結果,他在之前已經考慮到。
現在閩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即將陷入長期的戰爭中。
閩國的資金,絕大部分都用於建設軍工和組建軍隊,沒有多餘的資金,投入到運河開建上來。
軍事關乎生死存亡,運河只是百年大計。
孰輕孰重,閩國的文武都能拎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