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天作為政策的提出者,哪怕是辯不過文官。

他依然固執己見,語氣堅定的說道:“地方官府涉及到軍隊和退役軍人的決議,必須要有軍方將領參與。

在之前,我們軍方也信任你們這些文官,但你們不爭氣。

糟蹋了我們軍方的信任。”

曲天說話的同時,他同時拿出一袋檔案。

他作為參謀長,領軍都是謀而後動。

今日御前會議,可能發生什麼情況,他早就有預案。

檔案袋裡的案例,就是這些年地方官員對退役軍人的侵害案件。

曲天拿出一分卷宗,聲音不急不緩的唸叨:“團長林大牛,在遵義戰役受傷,右大腿被截肢。

本應該在家鄉擔任一名七品官,至少是縣中各局的局長。

他卻被任命為一個九品的鄉長。

普通將士周鐵,因為產於孟津縣戰役,肺部明軍火器打傷,失去了勞作的能力。

按照朝廷相關政策,他會成為一名巡捕。

他的名額被頂替,富商之子王恩傑頂替了周鐵這個名字。”

曲天只說了這兩件案子,他用手展示了數百份卷宗。

“眾位大人,你們還讓我繼續念下去嗎?

戰爭剛結束幾年,就有數百個退役將士受到了不公的對待。

沒有地方官員的參與,他們怎麼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要不是撫卹金透過銀行體系,直接發放到個人手中。

那些貪官汙吏,肯定也會上下其手。

我們軍方不想參與地方的政務,但必須要保證退役軍人的權益。”

內閣大臣李志升等人,看到曲天拿出關鍵性證據。

他們文官擅長以大義壓人,但對於這些實實在在的案例,卻找不到反擊的辦法。

皇帝蘇河還沒有發話,他們作為國之重臣,總不能罔顧事實。

一旦談論事實,就躲不開這些案例。

內閣大臣李志升急得滿頭大汗,他不斷示意首相魏時鳴,讓魏時鳴想解決的辦法。

大華還沒有成立,皇帝蘇河就執行文武分治的策略。

大明朝在土木堡之變後,文官完全壓制住了武將。

文官掌握統兵權,武將晉升都需要文官的批准。

華夏數千年的歷史告訴文官,讓軍方強大,必然會侵犯他們的利益。

歷史的情況,無法瞭解太清晰,只看明朝末年的情況。

明朝中後期,文官高高在上,一但讓武將掌權,他們會多麼跋扈。

大華現在連兵部都沒有設立,文官缺少在中樞核心控制軍隊的衙門。

大都督府就是一個更加強大的兵部,這個衙門還由軍方完全掌控,這太可怕了。

文官除了在軍費上,沒有插手軍隊的途徑。

現在連地方政務,軍方都要強行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