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階層的商人,他們實力不強,又沒有官方背景,還能接觸到蒙古部落的貴族。

他們在塞外做生意,能接觸到較真實的情況。

皇帝蘇河認為,他從商賈這裡瞭解到的塞外情況,要比當地官員彙報的更加清晰。

官員為了怕擔責,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他了解得很清楚。

皇帝蘇河語氣溫和的說道:“平身,朕這次找你們來,就是想向你們瞭解塞外的真實情況。

有什麼難言之隱,無需隱瞞,朕會為你們做主。”

三人互相看了看,李青最先站了出來。

他開始還略顯緊張,語氣很快就變得極為流利,講述著自己的經歷。

“陛下,草民就說一說與塞外蒙古部落做生意的情況。”

李青簡要介紹他的出身,山西大同人,世代經商。

大明朝還在時,他們就與蒙古部落做生意。

暴利的大生意,都被晉商八大家壟斷。

他前往蒙古販賣一些茶葉和調料,收購那裡的皮毛。

這條商路一直很穩定,直到大華成立,派兵清掃草原。

李家聯絡多年的漠南蒙古部落,被大軍掃平。

李青只能帶著夥計,重新打通貿易路線。

這個時期草原激烈動盪,部落之間起起伏伏,相互爭奪地盤。

李青沒有和草原部落建立穩固的聯絡。

直到和林城被大華掌控,在那裡成立了貿易集市。

他們這些小商人,只需要辦理一個攤位,就能與數百家蒙古部落做生意。

有著朝廷居中擔保,他們可以信任蒙古部落,正常做生意。

……

皇帝蘇河聽著這個叫做李青的商賈,講述他的經歷。

這人事無鉅細,說著他經商的經歷。

他言語之中,也談到與蒙古部落做生意的情況。

從他的經歷,能看到部分蒙古部落的表現。

甚至對比他之前說的話,能看到蒙古部落的變遷。

但這個人說話太囉嗦,還一直沒有說到重點。

皇帝蘇河漸漸皺起了眉頭,他不想聽商賈的人生經歷,而是他們對塞外貿易和蒙古地區的看法。

他讓人找到了三位典型的商賈,卻沒有預料到,有人表達不行,抓不住重點。

皇帝蘇河輕咳了一聲,讓這個名為李青的商賈,停止闡述他的人生經歷。

他再次開口強調道:“朕想要了解塞外貿易的情況,例如商品的稅費、交通是否便利、哪些商品受歡迎。

還有蒙古部落的情況,他們是否持強凌弱,能否熟練說漢語,兩方進行交易是否順暢。”

名為杜明錦的商人,他用餘光看了李青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