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在山東臨時更改行程,現在時間比較充裕,這次不用改變行程。”

通政使趙文峰很尷尬,不知道怎麼說。

松江布政使孫貴文在一旁等候,看到趙文峰尷尬的神情。

他立刻上前解釋道:“陛下,松江這裡百姓比較富裕,部分參軍的百姓,那也是普遍是小商販的庶子。

他們做事較為圓滑,犧牲的將士比較少。

陛下接見烈屬,人數太過稀少,報道出去名聲不太好。”

皇帝蘇河一聽就明白,他長時間指揮軍隊作戰,對軍隊基層的情況比較瞭解。

這些城裡出身計程車兵,上戰場之後,他們在戰場表現得很惜命,不如農村兵愛拼搏,有血性。

烈士與其他地方相比,數量較為稀少。

這些人不想賣命,軍官的數量也很稀少。

別說是松江府,整個江南地區出身的高階將領,全軍都沒幾位。

趙文峰和孫貴文兩人尷尬,就是因為他們瞭解這種情況。

皇帝蘇河也知道,在松江郡接見烈屬,這不是一個好主意。

“林文靜巡撫既然催促,那我們就離開松江,前往南京府。

朕去參加長江大橋的奠基儀式。”

松江布政使孫貴文想要挽留皇帝蘇河,他卻想不出挽留的理由。

這畢竟是天災導致的問題,皇帝蘇河在松江少停留了一天半。

他陪同皇帝蘇河一行人,返回臨時行宮。

柳如是看到皇帝蘇河返回,她都有些意外。

“夫君不是計劃在松江府待三天時間,今日怎麼這麼快就回到行宮。”

皇帝蘇河笑著說道:“如是,松江府這裡的情況,朕已經瞭解的差不多。

正準備前往南京府,參加第一座長江大橋的奠基儀式。”

柳如是聽到他們將要前往南京,她臉上露出驚喜的神色。

南京府在她的人生中極為重要。

這是她故鄉浙江嘉興外,第二個故鄉。

皇帝蘇河帶著隨行的人員,乘坐火車離開松江府,前往南京府。

他們在出發時,傳送電報通知江蘇巡撫林文靜,讓江蘇那裡做好準備。

火車預計在下午就能趕到南京府。

眾人連午飯都是在火車上解決。

皇帝蘇河在包廂中,召見首相魏時鳴和工部尚書金銀花。

他語氣溫和的詢問道:“朕現在還不瞭解長江大橋的情況,你們誰給朕介紹一下。”

工部尚書金銀花反應的極為迅速。

他聽到皇帝蘇河的詢問,立刻回答道:“陛下,南京長江大橋,主要連線南京府和揚州府。

把江南和江北,徹底連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