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李鳳鳴的切入點很好,前期共同協作,揚長避短。

你們選擇的位置相對集中,這也有利於國內船隊運輸物資。

對於選擇非洲的人,朕從內帑裡拿出一部分銀幣,支援你們度過前期的困難。

朕同時會給你們提供一定的幫助。”

王仲策面露驚喜,拜謝道:“臣謝陛下的支援,臣一定能在非洲打下堅實的基礎。”

皇帝蘇河支援張瑜亮、李鳳鳴、王仲策幾人,主要目的就是讓這幾個藩屬國,在非洲發展壯大。

他們發展壯大,必然會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生衝突,趁機拖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大華王朝從中亞和印度兩個方向向西擴張,必然會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生衝突。

那裡有著世界儲量極其豐富的化石能源,大華王朝絕不能放過這片地盤。

皇帝蘇河提供的物資很豐富,王仲策瞭解到相關物資,他激動的都準備回家,與手下商量,更改之前的計劃。

皇帝蘇河讓太監帶著王仲策離開乾清宮。

皇后王文君派宮女叫住王仲策。

她聽聞二哥前往海外建立國家,實力又不如其他王爺。

王文君準備給她二哥一些物質和人才支援。

皇帝蘇河在乾清宮拿出御筆,決定首相和其他內閣大臣的人選。

蘇河身為開國皇帝,掌握著極大的權力,任命內閣首相,不需要聽取大臣們的意見。

魏時鳴擔任新一任內閣首相,遼東巡撫曲向陽和順天郡巡撫王言虎,升任為內閣大臣。

皇帝蘇河召來通政使趙文峰,讓他書寫聖旨,派遣通政司官員去頒佈聖旨。

………………………………

內閣大臣魏時鳴正在閩王張瑜亮的府邸,根據現有資訊,幫助閩王張瑜亮,參謀海外建國的地點選擇。

魏時鳴是張瑜亮父親,前任工部尚書張德志的徒弟。

張瑜亮準備前往海外開國,他作為好友,當然要盡力幫忙。

魏家因為這層關係,他們也能在張瑜亮建立的國家身居高位。

魏時鳴看著地圖,他皺著眉道:“閩王,你選擇的地點,環境太差了。

那個名叫埃及的地方,處在大沙漠之中,只有幾片綠洲。

境內只有一條尼羅河,提供著大量的水源。

除了這一小片綠洲,周圍都是大沙漠,很難生存。

最關鍵的問題,那裡不適合鋼鐵冶煉。

我不知道這個地方,是否有煤礦和鐵礦。

哪怕是不缺煤礦和鐵礦,只是缺水這一點,就不適合建造鋼鐵廠。

沒有鋼鐵,就沒有強國的底蘊。

我動用自己的關係,說服一些工匠,協助閩王建國。

但在這片地區,他們也沒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