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些國家未來的主宰者,卻沒有獲得一分利益。”

黃東城被秦雲光這一番話吸引住,他贊同道:“秦兄,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我現在才弄明白,這兩件事在民間影響這麼大,為什麼在國子監,遭到了所有人的痛罵。

我聽其他人說,家裡有當官的親戚,他們也是痛罵為主。

連國子監的學生,還提出很多限制的政策,不知道皇帝陛下和朝廷,會不會採納?

有人提倡限制商人,商人的子女不能科舉,朝廷對商人大額交易徵收重稅。

有人提出要控制人才和技術外流,對於海外的藩屬國,朝廷要加強管控。”

黃東城對於這個現象很不解,他一直沒有看明白他們與民間其他人的看法,為什麼格格不入。

他聽到秦雲光的點撥,才看清楚了事情的本質。

秦雲光用手指著報紙上“黃金”兩個大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自古利益動人心,觸碰了別人的利益,當然會破口大罵。

商人前往歐洲做生意,獲利的只有家纏萬貫的商賈。

一些工業發達的地方,也會跟著貿易受益。

這些人佔比太少,普通人想要透過這個方式獲利,那是極為困難。

但普通人可以跟隨趙王等人前往海外。

在陌生的地域建立國家,一旦成功,那就是至少五代人的榮華富貴。

商賈和底層的人,都能獲利。

我們這些高貴的讀書人,卻沒有辦法從中獲利,當然會有很多人眼紅。

很多人都認為,朝廷把相關利益交給勳貴,這事極其錯誤。

為國為民不讓朝廷的利益流失,必須要糾正這個錯誤。”

黃東城聽到秦雲光介紹完,他變成一臉懵懂的樣子,不解的詢問道:“秦兄,剛才我有些明白伱說什麼?現在又變得糊塗。

你說的事情我不太明白。

這個事又與我們的前途,有什麼關係?”

秦雲光看到黃東城有些呆呆的腦袋。

他已經說得很明白,前朝都是文官佔據大多數利益。

現在商人和勳貴,佔據更多的利益。

秦雲光從幾份報紙之中,他就能看到文官們嫉妒的心,還有想要奪取利益的小動作。

他立刻起身,把房間的窗戶關上。

再次走到黃東城面前,壓低聲音說道:“我們的成績已經不行,現在必須要想辦法,展現我們的能力。

首先要弄清楚我們的位置,我們要始終站在文官的立場,看待任何事情。

商人們的爭端太複雜,我們根本摻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