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先府裡,明天再上門。”

蘇虎離開趙王府,給大哥蘇熊安排事務的時間。

蘇熊送弟弟蘇虎出府之後,他立刻在府內召集心腹。

“大家都不用擔心,本王已經與皇帝商量好,北美金礦的利益分配。

金礦的事情,不會阻撓我們的計劃。

本王按照既定計劃,前往北美洲建國。

現在這些話題在民間飛速傳播。

你們藉助這個機會,多招募一些人才,主要以讀書人和工匠為主。

本王的大軍停靠在東倭總督府。

本王已經讓人,購買大量的東倭奴隸,協助我們開發北美的土地。”

趙王蘇熊給手下吃定心丸,讓他們知道,這件事情已經結束,不會影響建國的計劃。

趙王府的人,他們動作極快。

很快借著現在民間現在的熱度,把討論的話題,引導向趙王建國的相關事情。

隨後趙王府,公開在報紙上,以優厚待遇招募人才。

趙王蘇熊耽擱不了多長時間,他們也只能招募直隸附近幾省的人才,其他地方的人,短時間內根本趕不過來。

………………………………

山西大同,鋼鐵廠學徒陳炳忠正與老爹交流。

“爹,我當時那麼大年歲,你給我送去小學讀書。

現在都已經成年,我與一群十五六歲的小孩,一起在大同鋼鐵廠當學徒工。

最令我難受的事,我大了那些小屁孩兒那麼多,竟然沒有爭過那些小屁孩兒。

我當學徒這幾年,跟隨那些師傅建高爐,都已經學會怎麼建高爐,能力超過一些大工,現在還是學徒,沒能轉正。

鐵廠的老師傅,他們都排斥我。”

陳炳忠向著老爹抱怨,他是小學畢業的人才,又在鋼鐵廠鍛鍊這麼長時間。

與他同屆,歲數比他還小的學徒,紛紛轉正。

只有他的轉正之路,十分艱難。

前段時間又去找廠長,得到的結果還是搪塞。

陳父聽到陳炳忠焦急的語氣,他一拍桌子說道:“老子當了一輩子鐵匠,那些人的彎彎繞,我還不清楚。

鋼鐵廠大部分工匠,都是老王家的徒子徒孫。

老王家擅長鍛造,我們老陳家擅長淬火。

哪怕是這個時代,傳統鐵匠已經被拋棄。

全部是高爐鍊鋼,進行工業化生產。

他們也不喜歡帶技投師的人,怕自己掌握的技術,被其他人竊取。

白紙一張還是有技術,只要一上手操作,根本隱瞞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