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就安排艦隊,前往新的登陸地點。”

張晚楓立刻回到旗艦,透過旗語給艦隊所有船隻下達命令。

改變登陸地點,不只是運兵船航線需要調整。

海軍的後勤運輸航線,等一系列東西都需要調整。

………………………………

4338年(公元1641年),一月五日。

海軍第三艦隊總督張晚楓指揮艦隊,護送大華皇家陸軍第十軍第二師,從乂安海岸某片灘塗登陸。

他們準備登陸,遇到越軍水師的些許抵抗。

鄭氏和阮氏的水師,同仇敵愾,想要把他們趕出去。

但這完全是螳臂當車,海軍都沒有出動戰列艦,只靠南寧號巡洋艦組成的編隊。

他們的火力,就把越軍水師全部葬送在大海上。

岸上還有鄭氏的越軍士兵防守,戰列艦用重炮驅趕靠近海邊敵軍的同時。

海軍陸戰隊計程車兵,開始進行搶灘登陸。

他們登上岸後,建立穩固的灘塗營地。

海軍後勤兵,開始搭建簡易的碼頭。

等到碼頭搭建好,運輸士兵的運兵船,這才靠近碼頭,準備讓陸軍登陸。

張晚楓帶領海軍艦船,停靠在離岸邊較遠的遠海。

他拿起望遠鏡,看著陸軍有序的完成登陸。

張晚楓心裡有種空虛,他們協助陸軍登陸,接下來就沒有太重要的任務。

越軍水師對於第三艦隊來說,連一名對手都算不上。

只派出驅逐艦艦隊,都能把越軍水師堵在港口中出不來。

張晚楓接下來的任務,只需要派人不斷巡邏,防止越軍從海上逃跑。

這些任務派遣驅逐艦,就能輕鬆完成。

第三艦隊的艦船,今後在海岸線附近遊戈,他們只能羨慕的看著陸軍立功。

白元貴踩在堅實的陸地上,雖說這片陸地有些泥濘,但他心中很安寧。

他沒有急著帶兵,擊潰不遠處的越軍。

而是命令大軍安營紮寨,休整幾天,全軍恢復體力。

陸軍很少坐船,更何況是渡海的船。

他們從東北來到欽州港,很多人都丟了半條命,緩了好久才恢復過來。

無法適應的將士,只能留在欽州修養。

哪怕是這樣,很多士兵上船之後,無法承受船在海中的搖晃感。

一部分士兵不斷嘔吐,嚴重計程車兵連飯都吃不好,只能臥床休息。

白元貴了解這種身體不適感,只要休整兩三天,大部分人都能恢復過來。

大華皇家陸軍安營紮寨,將士們得到休息。

遠處的越軍,已經被戰列艦重炮嚇破膽,他們也不敢靠近海邊的軍營。

白元貴讓主力休息的同時,他也派出偵察營,瞭解附近越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