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地區的商人頭腦更靈活,那裡也更適合發展輕工業。

少府令林文靜說道:“陛下,根據我們少府現在的能力。

我建議在包頭、唐山、佛山三地建設重工業中心。

圍繞這三地,建設一系列的配套工業。

包頭的重工業中心,可以輻射西北。

唐山的重工業中心,可以輻射北方地區。

佛山的重工業中心,可以輻射南方地區。

這三個重工業中心,除了唐山需要重新建設。

包頭和佛山兩地,只需要擴充當地鋼鐵集團的規模。”

內閣大臣李志升,聽到少府令林文靜的建議,他立刻反駁道:

“陛下,只建立三個大型的鋼鐵廠,這不符合國家的實際需求。

難道河南的農民,需要的鐵製農具,所用的鋼鐵,還要從其他地方運輸。

現在的運輸成本非常高昂,這樣一來,必然會導致農具的價格飆升,不利於民間的穩定。”

林文靜聽到李志升的反駁,他無奈地說道:“我們少府核算過成本,國家只有建立大型的鋼鐵集團。

集中力量才能保證鋼鐵產量和質量合格的情況下,國家還不會虧本。”

李志升反駁道:“那是你們少府人浮於事,管理成本太過高昂。”

蘇河看著他們的爭吵,他沒有插手。

官營公司,肯定會導致公司的管理成本高昂。

官營公司掌握著國家的命脈,它們也不是以盈利為目標。

蘇河看到各方吵架,把所有的問題都提了出來。

他最後一錘定音道:“重工業中心,就按照少府所言,建設包頭、唐山、佛山這三個重工業中心。

其他的重工業中心,等到培養的工人規模足夠,再進行擴增。

各省各府允許設立官營公司。

公司除了正常繳稅,其他收入可以用作官府的支出。

由各省根據自己的條件,辦一些中小型的鋼鐵廠,解決當地一些民間用鋼鐵的需求。

三大鋼鐵廠,主要供應兵工廠、機械廠的用鋼需求。”

蘇河翻開少府和內閣彙報上來的鋼鐵產量。

“去年我們和大明,鋼鐵的總產量是十三萬噸。

五年之後,鐵產量要達到二十萬噸,鋼產量達到五萬噸。

內閣和少府有沒有信心達到。”

林文靜胸有成竹的回應道:“陛下,只要內閣出臺相應政策,配合我們少府。

五年時間達到陛下的目標,完全沒有問題。”

王仲策思索片刻,回應道:“陛下,這是總的鋼鐵產量,而不是少府的鋼鐵產量。

內閣有信心完成這個目標。”

王仲策覺得朝廷提供政策,允許各地官營企業生產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