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天下人,蘇河已經登基稱帝,成立新的王朝,大華王朝。

冗長的詔書唸完,天色已經漸漸亮了起來。

宋康年退下之後,樂隊奏響音樂。

所有人都在這裡等待,接下來的儀式。

當一輪紅日,已經從天空上完全升起。

宋康年開始主持登基大典儀式。

整個登基大典儀式,做出極大的改變,它和歷朝歷代都有巨大的差異。

四名穿著各異的人,從東方向蘇河走來。

他們是去年的科考狀元,穿著狀元服的鄭子良。

粗布短褐打扮的科學院育種院士李大江。

藍色工人服裝的機械專家魏大勇。

穿著綾羅綢緞的富商喬振。

他們四個人代表著士農工商,捧著裝有傳國玉璽的托盤。

四人背後的太陽也緩緩升起。

這象徵著新生的王朝會像太陽一樣,充滿著活力。

四人來到蘇河面前,他們跪在地上,舉起手中的托盤。

這四人看到蘇河用雙手托起傳國玉璽,並扶他們起來。

他們鞠躬行禮後,立刻從旁邊退下。

蘇河把傳國玉璽捧在胸前,抬頭注視著黃帝的石像。

他高聲宣誓道:“大華王朝皇帝的權力,非天授之。

它來自於士、農、工、商對朕的支援,全國數億百姓對朕的支援。

朕今天在這裡保證,大華王朝將會給百姓提供安穩的生存環境。

使你們不被外敵所擾,不被貪官汙吏剝削,不被豪強欺凌。

讓你們不再忍飢挨餓,朝廷會盡快解決溫飽。”

蘇河說完,他彎腰鞠躬,給黃帝像行禮。

明代皇帝登基,第一個流程是祭天。

皇帝身為天子,向上天祭祀,天授予皇帝的權力。

大華王朝已經轉變了信仰,不再信仰上天,蘇河對登基的儀式作出改變。

不再是皇權天授,而是皇權民授。

蘇河拿著傳國玉璽,鄭重向另一個凋像走去。

在行走的路上,他把傳國玉璽交給身邊的護衛,麒麟衛指揮使秦山水保管。

蘇河來到炎帝像前方,石像身前有一個青銅鼎。

炎帝像左邊有一個排位,上面用硃紅色的大字,寫著仁德皇帝蘇三牛。

這裡是蘇河認的遠祖炎帝和父親蘇三牛。

蘇三牛被大明徵召徭役,死在了運糧的路上,屍骨無存。

王仲策等文官,提出蘇三牛這個名字太普通,他們要改一個更好的名字。

蘇河沒有同意,他就是要讓後世子孫,記住蘇家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