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7年(公元1640年),六月二十九日。

乾清宮御前會議正在討論大華王朝的軍事部署。

皇帝蘇河看向大都督李鳳鳴問道:“兩廣和雲貴的叢林軍部隊,他們訓練的怎麼樣?

軍方有信心拿下越南、暹羅、緬甸等地區嗎?”

李鳳鳴看了在場的將軍們,他如果敢後退,這些為了爭軍功的將軍,都能把他撕碎。

他胸有成竹的說道:“陛下放心,雲貴的第二軍和第六軍,兩廣的第九軍和第十二軍。

他們都長期經過叢林作戰的洗禮,有的部隊還會前往南洋地區輪換,清剿當地的土著部落。

南洋表現出色的民兵,也被這些部隊吸納到軍中。

軍隊的骨幹,都是開國時期的老兵,戰鬥能力有保證。

我們的對手是東南亞地區的小國。

只要軍隊捨得下狠手,即便是開局有些挫折,憑藉大華強大的底蘊,你也能把這些地方征服。

軍隊進展順利,我們會少些傷亡,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這些地方。

軍隊進展不順,那也不會影響國家整體戰略計劃。”

皇帝蘇河聽到李鳳鳴的話,他笑著點點頭。

他對大華皇家陸軍的實力有信心。

他讓蘇熊等軍隊高層,前往海外開國。

軍隊的中層,很多都提高半級,轉業到地方。

這個做法,除了給當地官場摻沙子,還能保持軍隊的上升途徑暢通無阻。

軍隊只要上升途徑順暢,平民子弟有功可立,有官可封。

軍隊腐化的速度就不會太快,配合軍中反腐,能讓軍隊保持較高的戰鬥力。

蘇河能容忍軍隊出現一定程度的貪腐,只要及時清理蛀蟲,不會影響軍隊的整體戰鬥力。

他絕不能容忍軍隊無能,不能打勝仗的軍隊,那就是廢物。

皇帝蘇河把目光看向首相王仲策問道:“內閣現在有充足的軍費預算嗎?”

王仲策站起身回應道:“陛下,上一年度預留的戰爭款項還沒有花完。

內閣現在能拿出一千萬兩銀幣的軍費。”

蘇河聽著這筆錢,他皺了皺眉說道:“這點錢不夠,朕可不想因為軍費問題,讓戰爭長期拖延下去。

一千萬兩銀幣不夠,再透過發行債券,從民間募集兩千萬兩銀幣。

這次籌集三千萬兩銀幣,保證軍隊充足的後勤。

軍方要一鼓作氣,徹底消滅敵國的抵抗。”

大都都府的將領們,聽到皇帝蘇河的安排,他們都心情澎湃。

有了充足的軍費,再加大華軍隊的實力,他們肯定能所向披靡,立下不朽的功勳。

這次大規模戰役,已經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能否封王,就看這次的發揮。

御前會議接下來討論軍費的分配。

海陸兩軍因為軍費,又開始了大規模的爭議。

各方把軍費分配好,這次御前會議結束。

有希望領軍的那幾名國公,他們各自施展本領,想要爭奪領軍的機會。

御前會議結束,蘇河前往後宮。

他看到後宮有大量的工程人員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