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牧民定居(第2/5頁)
章節報錯
郭大雷的態度很好,他才把這個情況說明白。
他沒有說清楚,郭大雷會碰壁之後,才瞭解這個情況,錯失了最先發展的良機。
李大壯在和林城這段時間,見識到很多次蒙古部落,瞬間翻臉的情形。….
他也怕屯田軍這種二線部隊,實力沒有正規軍強。
郭大雷表現的太和藹,容易被蒙古部落理解成大華實力降低。
李大壯很清楚,外喀爾喀蒙古這麼快就投降,除了大華皇家陸軍戰績很亮眼之外。
這些蒙古部落,還打著名義上臣服,蒙古繼續由他們統治的小心思。
屯田軍的到來,代表著他們這個如意算盤徹底破滅。
這些蒙古部落心中本來就有怨氣。
一旦發現屯田軍
表現的太弱勢,很可能會群起而攻之。
這對李大壯和郭大雷,都不是一個好訊息。
曹國公剛剛撤離蒙古,這些部落就造反,這說明他治理蒙古的手段太差。
郭大雷表情凝重的說道:「請曹國公放心,我郭大雷看著是一個粗漢,但能被朝廷派到這裡。
我還知道進退,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曹國公的金玉良言,我一定會認真執行。」
李大壯聽到郭大雷這句話,他明顯聽進去自己的告誡。
他交接完所有軍政事務,帶兵離開和林城。
李大壯早就想離開和林城,這裡沒有軍功可立,生活環境又惡劣。
郭大雷送別李大壯之後,他立刻召集屯田軍會議。
蒙古屯田軍的防區極大,西至準噶爾部落,東至黑龍江。
南至察哈爾,北至北海之北,再向北就是無人區。
比中原地區還大的廣闊地域,都屬於屯田軍管理的範圍之內。
屯田軍管理這麼大地域,他們人數也比正規軍多很多。
屯田軍規模不設上限,蒙古這個地方能承擔多少屯田軍,朝廷就會派多少屯田軍過來。
第一批進入蒙古的屯田軍,人數就高達十四萬人。
蒙古屯田軍也不是純粹的軍隊。
他更像是軍隊和官府的綜合體,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維護當地治安、屯田、發展經濟。
屯田軍以師為單位,每一個師都負責一片區域。
………………………………
郭大雷看到各個師長陸續進城,都來參加會議。
他看到最後進來的劉文勝師長,軍服上的扣子位置都扣錯了。
郭大雷大聲斥責道:「劉文勝,你衣服怎麼都沒穿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你對外代表屯田軍的形象,絕不能流裡流氣。
你最後一個進城,這是又去找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