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科學院農業所,已經掌握土豆和紅薯的育種技術。

現在各省的育種中心,推廣這種育種技術,保持這兩種作物的優秀種子。」

蘇河聽著蘇林的介紹,他知道具體原因。

土豆和紅薯這種無性繁殖的作物,母株感染的病毒會傳給子代。

帶毒的種子和不帶毒的作物,產量能有十幾倍的差距。

它們感染的是植物病毒,以現在的顯微鏡倍數,看不到病毒這種微小的微生物。

但科學家透過顯微鏡,瞭解到細菌,已經探索出植物滅菌手段

,對部分病毒也有效。

蘇林不好意思的說道:「陛下,我這人就有一點不好,平時有些碎嘴。

現在我正式介紹抗寒土豆和抗寒玉米,這兩種作物是我們精心培育。

按照陛下之前的交代,我們向蒙古人打聽相關情況。

我們測試抗寒作物的種植溫度,與北海地區種植溫度相差不多,保證這兩種作物在嚴寒地區也有足夠的產量。

我們分成多個團隊,在不同的地方測試。

抗寒土豆和抗寒玉米,它們在寒冷地區長勢比較好,中原等常溫地區也能正常生長。

我們在瓊州府測試,那裡的溫度比較溼熱,長勢就不太好。

我們經過確認,這種抗寒的作物,喜冷不喜熱。」

蘇河聽著蘇林詳細給他介紹抗寒作物情況,他確實有些碎嘴,內容比較囉嗦。

蘇河最產量,這些抗寒農作物產量,有中原地區七成左右。

這個已經是極高的產量,這說明在大草原上搞農業,完全可行。

特別是漠北蒙古地區,沙地眾多,那裡十分乾旱。

土豆和玉米,它們在主糧之中,都是極其抗旱的存在。

蘇蜀好奇的問道:「小林叔叔,這也太神奇了,你們怎麼能知道哪種玉米抗寒。

要不是我真的瞭解,還以為它出現在神話故事之中。」

蘇林看了一眼皇帝蘇河,他才解釋道:「育種這件事,哪有什麼捷徑。

它只有一個秘訣。

廣撒網,適者生存。

就比如抗寒玉米,我們帶去兩千多個,透過各種手段,誘導變異和雜交的玉米品種。

在黑龍江農場早春和晚秋時節,把它們種在當地。

兩千多個品種,只有三十七個品種正常生長,十一個品種達到最低產量要求。

我們以這十一個品種的祖代為父本和母本,進行雜交選種。

重複這種過程,持續不斷的育種,再加上一點點運氣,這才選出合適的品種。」

蘇蜀聽完之後,他瞪大眼睛,一副非常好奇的樣子。

蘇河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道:「你們很快就會上大學,到時候就知道科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