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臉上的笑意更盛,南洋地區發現大金礦。

他就不用擔心,因為戰爭出現經濟危機,影響國內的發展。

有大量黃金的注入,也能促進國內工業的發展。

隨著大量的工業產品被生產出來,國內的金銀總量保持相對穩定。

國內已經有工業產品貶價的趨勢。

必須要投入更多的貴金屬,才能穩定各種物質的價值。

蘇河一點都不擔心,製造出大量金銀幣,會引起通貨膨脹。

他看著王啟元,這是南洋地區基層官員,瞭解南陽地區的情況。

蘇河直接諮詢王啟元,官員當面彙報的內容,更加及時準確。

“王知縣,你們遇到的主要困難是什麼?”

王啟元聽到皇帝蘇河,詢問他南洋的情況。

這是表現自己的機會。

王啟元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南洋地區現在較為安全,發展很快。

軍方主力把大型的土著部落擊潰之後。

村落結寨自保,村寨為了有足夠的實力,都是五千人以上的大型村落。

青壯村民都培訓成民兵,併發放簡單的槍械。

小規模的土著部落,沒辦法攻打村寨。

移民在叢林中開荒,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增加數十萬畝耕地。

我們聽從南洋總督府的指示。

官府做保,商人聯合村民組成合作社,除了糧食之外,種植大量的經濟作物。

南洋地區發展已經步入正軌,糧食和工業品都不缺,唯獨缺人。

當地的土著實在是太懶散,他們又沒有文化。

哪怕是用鞭子驅趕,都承擔不了太重要的任務。

學校培養的土著孩童,還需要近十年才能成材。

我們南洋各地的官員,都希望朝廷加大移民的力度,給南洋送來更多的人口。”

蘇河聽著王啟元的講述,南洋地區缺人,他毫不意外。

南洋地區的面積,比東南五省還大。

整個地區的漢人人口,還沒有順天府的人口多。

人口太稀少,南洋就別想快速發展。

朝廷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在向南洋移民。

改土歸流之後,朝廷掌握的大量土司人口。

這些人口大部分居住山區,這種不適合居住的地方,他們都向南洋等地區移民。

國內生活在環境惡劣地區,或是受災的百姓,大部分移民到南洋。

華夏的百姓,本來就重土難遷,沒有遇到大災大難,說服他們遷移太困難。

國內的人口密度還是有些大,為了徹底掌控南洋,也必須要遷徙大量的人口。

蘇河看著王啟元來彙報金礦,他想到後世舊金山等城市,就是因為金礦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