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官卻很少有人反對的原因。

他們知道更多的訊息,不會為了註定失敗的事情浪費口舌。

很多官員,都開始討論治理黃河的事情。

朝堂上一片嘈雜聲,變得亂糟糟。

蘇河看著亂糟糟的朝堂,他怒道:“這是大華的朝堂,不是菜市場。

聽完錢愛卿講述完治理黃河工程,你們在有序發表意見。

秦山水,再有敢擾亂朝堂者,立刻驅逐出去。”

秦山水腰間別著手槍,他站出來大聲說道:“臣,領命。”

他用充滿煞氣的眼光,看著朝堂上的眾人。

麒麟衛計程車兵,他們也雙手端著槍,向標槍一樣立在朝堂兩側,隨時等待皇帝的命令。

官員們看到皇帝蘇河真的發火,他們再也不敢放肆。

大華和大明不一樣,在朝堂上根本無法騙廷杖邀名。

皇帝蘇河也不用廷杖懲罰大臣。

大臣犯小錯誤,那就讓他回家反省,剝奪繼續上朝的資格。

大臣犯大錯誤,基本都會去大理寺走一遭,貶職或是流放。

工部水利司郎中耿茂,看到錢名義的示意,他立刻站出來道:“啟稟陛下,微臣工部水利司郎中耿茂。

我負責規劃全國水利工程,前明的水利工程,除了都江堰這種繼承之前朝代的水利工程。

前明沒有大量修建水利工程。

作為魚米之鄉的兩湖和東南三省,還有大量的水田年年受災。

工部水利司接受陛下的旨意,特別是水泥發明之後,更方便修建大型水庫。

這幾年工部一共修建大型水庫一百一十三座,中型水庫五百九十八座,小型水庫五千六百七十四座。

各地的小型水庫透過水渠,直接聯通百姓的田間地頭。

主要的糧食大省,已有七成田地,能透過水庫調節田間用水。

九成的水渠都是普通的溝渠,不是混凝土溝渠,但這也有效解決百姓靠天吃飯的問題。

有了充足的水源供應,這幾年兩湖、河南、山東這三個省的糧食產量,每年都增產百分之十以上。

多出來的糧食,能讓三千萬人口免除飢餓。

工部水利司透過監測各地的災難,修建水庫能有效降低洪澇災害。

黃河兩岸,每隔三年左右經歷一次小規模洪澇災害,每隔五年左右經歷一次大規模洪澇災害。

每隔二十年左右,就會經歷一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的巨大洪澇災害。

我們按照錢大人的方案治理完黃河,能讓沿途的河南、山東兩省糧食產量提升百分之二十左右。

減少的洪澇災害,每年能減少三四十萬災民。”

蘇河聽著耿茂的話,他臉上浮現出笑意,不斷的點頭。

治理黃河對於糧食生產,這只是微不足道的作用,糧食增產關鍵是肥料和種子。